【生死自在】 「念佛」與「念佛法門」的現代理解與釋疑(一)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2021.09.19
2029觀看次
字級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前言

在去(二○二○)年一月下旬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之前,每年的寒暑假以及學期當中周末的時間,我都會應邀到台灣以及世界各地演講,平均一年有七十餘場次。而在疫情爆發之後,由於交通移動以及大眾聚集都會導致疫情擴散,而變得極不安全,為了因應防疫的考量及需求,航空運輸以及大眾集會都有相當程度的限縮與管制,以至於海內外許多原訂的演講行程都不得不取消或無限延期。然而,拜現代網路通訊科技進步之賜,在全球疫情嚴加管控與警戒封鎖之際,線上影音視訊會議遂大行其道,各級學校的課程,都從課堂上的實體教學轉移到線上的遠距教學,連佛光山全球各道場的法會共修,也都採用網路線上直播模式,所以原本在各地的集會講座,也都改為線上互動模式,此亦不失為因應大環境變化的良方。

其實人類自古以來,不論東西方都曾經多次面臨各種瘟疫的肆虐,所以新冠疫情的爆發,既非史無前例,亦非絕無僅有,而是人類無明造作所感召的共業,我曾於去(二○二○)年七月至十一月間,在本專欄發表了〈病毒疫情下的省思:從因緣法觀全球疫情〉系列文章,討論新冠疫情的各項相關問題,各位讀者可以上網搜尋參閱。

新冠疫情延續至今尚無絲毫緩解的跡象,而且變種病毒層出不窮,疫情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目前全球確診病例已經突破兩億兩千七百萬人,死亡人數超過四百六十七萬人,真的是非常重大的危機,但也是一種轉機。俗話說:「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星雲大師說:「有佛法就有辦法」,又說:「向前有路」。面對新冠疫情的威脅,我們並非一籌莫展,而是有很多心靈的功課要做。我們每個人在做好自我防護措施(諸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自我篩檢、打疫苗等等)之餘,還需要佛法的心靈淨化與福慧長養,而念佛與念佛法門是最好的行門功課。

今(二○二一)年以來,我在從實體到線上的演講及法會開示中,都談到「念佛」及「念佛法門」,也得到不少聽眾的回響與一些疑惑提問,所以這一新的系列文章就來跟大家談一談現代人如何修持念佛法門,同時也為大家釋疑及解惑。

「念佛」與「念佛法門」概說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的是,「念佛」一詞是印度佛教所固有的,最早出現於《阿含經》,如「念佛、念法、念僧」的「三隨念」,以及再加上「念施、念天、念戒」等三項而成的「六隨念」 (又作「六念法門」)。在《增壹阿含經》中則再加上「念休息、念安般(亦即念呼吸與息,也稱為念安那般那)、念身、念死」等四項而成「十念法門」,這十念涵蓋了一切修持的方法。

上述「三隨念」、「六隨念」與「十念法門」都是以「念佛」開頭,而所有這些法門中的「念」,都是以「繫心思惟」而生起「作意」乃至「觀照」的「意念」,是傳統部派佛教的修行方法之一。簡言之,「念」即是「一心繫念」,亦即是將心繫念於一境而使之分明現前。由於凡夫眾生的心思,散亂起伏搖擺多變,必須先要有方法使其能夠依止,然後才能漸漸安住而穩定。不但「定」是依「念」而來,就是「修觀」以及「修慧」,也莫不以「念」為基礎與必備條件。

佛陀在世的時候,「念佛、念法、念比丘僧」的「三隨念」,是以人間「佛陀」、比丘「僧」團,以及佛陀對比丘所開示的「法」,作為行者「繫念」的對象與內容。在印度佛教初期,並沒有佛像,僅是以菩提樹、法輪與佛的足跡,來象徵佛陀的成道、說法以及行腳度眾。所以初期的「念佛」,主要是繫念「佛的十種德號」,也就是繫念「佛的功德」。在這樣的脈絡下,真正的「念佛」修行,是要一心繫念佛境,歷歷分明不忘,而得到正定。而在《增壹阿含經》中所說的「念佛」,其所繫念的對象與內涵又有所擴大與深化,包含:佛身與佛的功德,佛的「十力」與「四無所畏」,佛相端正莊嚴與佛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等。

根據《阿含經》與《增壹阿含經》所述,「念佛」除了一心繫念佛的功德、智慧、相好莊嚴、解脫、慈悲行願等等,還包含心心念念嚮往、仰慕、追隨、信奉、勤求佛的成就,以成佛作為終極目標來策勵自己的一種法門,與後世彌陀淨土法門的「稱念阿彌陀佛聖號」不同。最初的「念佛」是共通於傳統部派佛教的,與後世大乘佛教的「念佛法門」雖有相通之處,但在內涵及方法上皆有所不同。(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