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的雨

◎王潤華 |2007.10.21
797觀看次
字級

昨天十月十日,清晨醒來,秋天走進了我的睡房,變化成一張清涼的蠶絲被,蓋在我的身體上。自從來了臺灣,入夏以後,我最盼望的,是每當夢醒,空調機器聲消失了,只有秋天的冷靜。

我出生長大於馬來西亞與新加坡,那裡離赤道只有一百三十七公里,屬熱帶海洋性氣候,長年多雨溼熱,每當天曉,熱氣便走進我的睡房,往往從流汗中醒過來,這是我一生逃避不了的熱帶給我的折磨。

當我在新加坡,我最盼望清晨醒來時屋外下著雨,於是短暫的赤道上「常年皆夏,一雨成秋」的秋天便走進了我的睡房,但是感覺很不一樣,它冷濕的,沉重的,像一張潮濕的棉被壓在你的身上。雖然不舒服,但總比早上熱烘烘的太陽好受。愛因斯但在一九二二年底,獲得諾貝爾獎的一個星期前,曾到新加坡訪問與募款,他對熱帶溼熱的想像與感受都非常敏銳,最深刻的印象是下雨前,一種有生命力的潮濕,猛烈的侵襲他的身體,使他呼吸困難。這種襲擊,無論在屋內或戶外,我都能感到其威脅。晚上睡覺時,如果剛好在醞釀雷雨,我往往焦慮不安,被這種潮濕糾纏得不能入眠。

但是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雨樹,最喜歡讓潮濕爬上樹幹與枝椏,然後生長成雀巢形的、羚羊掛角的羊齒植物。

我不喜歡潮濕,但卻喜歡赤道上的雨季。它很守信,每年十月到一月間報到,每天下雨的時間也很準時。有時在清晨六七點,整個星期都是這個時候,過了一些時候,會變成每天中午十二點或下午三點。熱帶的雷陣雨會突然傾盆而下,一般上很少會繼續一個小時以上,往往在半小時以內,解除了地上的熱氣就結束了。

在新馬,偶爾遇到下雨,沒有帶雨傘,站在別人的屋簷下或街邊,等雨水停止,是南洋最有詩意的生活。看著雨水匆匆而來,驅趕了熱氣,急忙的去,留下雨樹的翠綠,我又繼續走上人生未完成的路程。

馬奎斯《百年孤寂》中的南美熱帶的雨季,比我的南洋更魔幻。在那個後殖民小鎮馬貢多,魔幻的雨水,曾經有一次下了四年十一個月零二天。當天空放晴,所有的人臉上都露出久病初癒的笑容。

(作者為元智大學教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