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二滿

◎黃啟方 |2007.10.20
6743觀看次
字級

宋代大詩人、大書法家黃庭堅,自號山谷道人。有一年在武昌等待朝廷的命令,鄰近有一位太醫孫昉,這位孫太醫,平日看病不收錢,還取一個「四休居士」的別號。山谷先生問他「四休」的意思。太醫說:「粗茶淡飯飽即休,補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滿過即休,不貪不妒老即休。」山谷先生認為這正是獲得平安快樂的方法:只要減少慾望,就不會惹災禍;能夠知道滿足,就可以獲得快樂。孫太醫的小花園,花木扶疏,朋友來了,煮茶溫酒,高談闊論,愉快得連茶和酒都涼了也不管。

這「四休」中,前二休是「寡欲」,後二者是「知足」。那麼「三平二滿」是什麼意思呢?原來古代曆象家有所謂「建除十二神」的說法,他們把天文星象,分別和人事的十二種情況,也就是「建、除、滿、平、定、執、破、危、成、收、開、閉」相對應,再與干支搭配,序列在月日時辰中,用來解釋吉凶福禍,通稱「建除」。一天有十二個時辰,如果能有三個「平」、兩個「滿」,就算是很平穩的日子,應該「知足」。「知足常樂」是老生常談,但孫昉身為太醫,卻能真正做到,所以山谷先生非常讚賞。

山谷先生於是寫了三首詩,闡發「四休」的精義,送給孫太醫,並和有心求安樂的人一起分享:

富貴何時潤髑髏,守錢奴與抱官囚。

太醫診得人間病,安樂延年萬事休。

一病能惱安樂性,四病常作一生愁。

借問四休何所好,不令一點上眉頭。

無求不著看人面,有酒可以留人嬉。

欲知四休安樂法,聽取山谷老人詩。


貪求財富和戀棧官職的人,就是「守錢奴」和「抱官囚」,雖然有了錢有了地位,最後還不是只能把「富貴」讓「髑髏」享用。如果做不到「安貧」、「知足」、「不貪」、「不妒」的任何一項,就是「一病」,會影響自己安樂的心,萬一四點都做不到,那就要「一生愁」了。為人只要無所求,就不必看別人臉色;如果還能和朋友歡聚,就是人生最快樂的事。常常會聽到「日子難過」的抱怨,想想「三平二滿過即休」的話,或許可以釋然吧!

(作者為世新大學教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