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廢有圖鑑 淨灘如同玩桌遊

李祖翔 |2021.08.26
1928觀看次
字級
黃之揚(左)在美籍老師Daniel(中)引領下,用創意投入社會公益。圖/黃之揚提供
黃之揚等人發起環島淨灘行動,獲得各縣市民眾踴躍支持。圖/黃之揚提供
海廢圖鑑網站及宣導小冊。圖/黃之揚提供

【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讓環保有效率、教育有意義不難!由三名年輕人發想創辦的RE-THINK台灣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以環島淨灘及架設「海廢圖鑑」、建立「回收大百科」等教育網站,得到各界肯定,連銀髮族都在群組上熱烈分享,最近他們又為了台灣,號召戴口罩去淨灘,強調「環島淨灘從不缺席」。

在號稱「社會影響力的催化地」Impact Hub內的四坪小空間,RE-THINK執行長黃之揚與夥伴正研究手頭的案子如何進行,九年前他還只是一個師大英語系畢業、服役的替代役教師,沒想到結識來自美國威斯康辛州的同事 Daniel,一頭栽進山海。

圖鑑擴充版 受師生喜愛

二○一三年是這場行動的起點,他與Daniel、好友黃品璁環島淨灘,以為會出現「萬人響應、無人到場」的窘境,沒想到來的人很多,為了讓行動更有組織,二○一七年成立了協會,由黃之揚負責主導。

「淨灘時垃圾撿不完,大家也不知道到底在撿什麼。」黃之揚意識到環境教育的不足,決定追根究柢!二○一八年起,架設「海廢圖鑑」平台,把台灣各地的垃圾歸類、回溯源頭,如「季風與洋流吹拂,垃圾就在冬季南下,寒流會帶來韓流,印著明星圖案的飲料杯來到台灣北海岸,有捕魚、養蚵產業的縣市則有保麗龍和漁網」。他們讓大家知道,海洋垃圾與家鄉土地、產業息息相關,所以如何讓貨物裝盛的材質更環保,變成新思考方向。

今年,海廢圖鑑有了擴充版計畫,他們持續收錄最新、最有趣的垃圾。與此同時,淨灘也遊戲化、進入校園,以「海岸被怪物攻陷,需要你我出任務,消滅它」的意象受師生喜歡,比宣導式的課文、嚴肅的新聞有趣,目前有超過萬名師生參加桌遊競賽,現學現賣,解決校園與住家的垃圾問題。

黃之揚鼓勵許多人,不懂環保沒關係,只要有心、有創意又會行銷,就能改變,像他們是稱職的「溝通者」,將容易混淆、艱澀難懂的事,轉譯成簡潔敘述,果然拿到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及年度特別獎,德國紅點設計獎也頒發最佳設計給他們。

製作大百科 收108種垃圾

除了海廢,團隊也馬不停蹄地多管齊下,製作「回收大百科」,調查民眾生活習慣,將一百零八種台灣常見垃圾做出分解動畫,導入回收價格的觀念,提高民眾做環保的意願,並與外送平台共同建立環保店家制度,推廣減碳、減廢、減塑行動;未來還打算改造垃圾桶,讓回收分類更簡單。

而自防疫進入三級警戒,協會經歷了第一次沒有環島淨灘的暑假,降級後,協會決定在九月重返九年前協會發跡的起源地高雄,並挑戰垃圾量最大的桃園、離開觀光海灘的花蓮等,邀民眾一起守護台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