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亦純
除夕夜,米店一家人圍爐,老掌櫃出了個題目問大家:「孩子們,誰猜得出我們家發財的奧祕?」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說老天爺保佑,有的說老掌櫃管理有方,有的說米店的位置好,也有的說全家人齊心合力。
老掌櫃哈哈一笑說:「呵呵,你們說的都不對。咱靠什麼發的財?靠咱們家的秤。咱們家的秤十五兩半一斤,每賣一斤米就少付半兩,每天賣幾百幾千斤就多賺幾百幾千個錢,日積月累就發財了。」
兒孫們一聽,都驚訝得張大嘴,大家只能順著恭維,老掌櫃得到恭維,更是得意!
這時候,四媳婦從座位上慢慢地站起來,對老掌櫃說:「爹,我有一件事情要告訴您,在沒告訴爹之前,希望您老人家答應原諒我的過失。」
老掌櫃點點頭。四媳婦說:「爹,我把秤早就調整過,每賣一斤米我就多給別人半兩。爹說得對,咱們發財靠的是秤,但是我們的秤每天多給人家半兩,顧客就知道咱們做買賣很實在,就願意多買咱們的米,所以生意就愈來愈興旺。儘管每一斤米少獲了一點利潤,可是賣得多了利就大了,咱們靠的是薄利多銷發的財啊。」
老掌櫃不相信這是真的,馬上拿過稱來校一下,果然每斤十六兩半。老掌櫃呆住了,不講話,慢慢走進自己的臥室。
第二天吃過年初一的早飯,老掌櫃把全家人召集在一起,從腰帶裡解下他的帳本說:「我老了,不中用了,我昨晚琢磨了一個晚上,決定從今天起,把掌櫃交給老四的媳婦,往後咱們都聽她的。」
有些人做生意是偷斤減兩,以假混真,雖然一時賺錢得利,一但東窗事發,就會被人唾棄、背負奸商的罵名。另一種人做生意,唯恐有失誤,戰戰兢兢,用心經營,還將所得利潤分享同仁和弱勢族群,日久必博得肯定和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