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解碼 認識你自己 文/陳彥榮圖/Joker |2021.08.23 語音朗讀 80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你長得像爸爸還是像媽媽?或是又像爸爸又像媽媽?到底我們的長相是怎麼決定的呢? 圖/Joker你長得像爸爸還是像媽媽?或是又像爸爸又像媽媽?到底我們的長相是怎麼決定的呢? 圖/Joker圖/Joker 文/陳彥榮你長得像爸爸還是像媽媽?或是又像爸爸又像媽媽?到底我們的長相是怎麼決定的呢?以前,人們知道「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科學家認為,可能有一種稱為「遺傳物質」的東西,可以把爸爸、媽媽的長相和特徵傳給下一代。後來的科學家陸續發現這些遺傳物質,並把它叫作「基因」,也發現這些基因就記錄在DNA上。DNA(Deoxyribonucleic acid,去氧核醣核酸),是身體裡記錄遺傳密碼的物質,由四種不同的「核醣酸」串成(可簡寫成A,T,G,C)。近代的生化學家發現,這四個A、T、G、C串起來的各式各樣的組合,不斷連接下去,竟然隱藏了製作身體各式各樣元件的藍圖,這也成為細胞內記錄各式各樣元件的密碼書。DNA的四個成分,除了可以各自串連成為直鏈,也會與特定的成分進行配對,例如A會和T配對,G會和C配對。當配對形成後,就會讓兩條直鏈形成一個有規則的「雙股螺旋狀」。30億編碼 公諸於世1953年,科學家華生(James Watson)和克里克(Francis Crick)證實了DNA的雙股螺旋結構。這個發現,讓科學家可以很清楚的觀察DNA的長相與立體構造,讓生命科學進入新境界。彷彿原本科學家只能在黑暗中摸索,現在突然開了燈!DNA上的密碼又多又長,還有很多看起來不像是身體可以用的密碼夾雜在裡面,這些都影響生命科學研究和醫學研究的進展。然而,科學家還是需要明確找到「原來我黑頭髮的基因是寫在哪一頁,我的捲髮基因又寫在哪個區塊」,或是某疾病是哪個基因出了問題,將來才能更準確的開發藥物或了解生命。也因此,基因解碼一直是重大工程,畢竟人類的密碼多達30億種編碼!多年前,科學家開始有系統的研究DNA這本生命密碼書,終於在2000年,由畢業於台灣大學生化科技系,任職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美國賽亞基因公司的陳奕雄博士,與他領軍的國際團隊共同解碼,發表了人類全部的DNA密碼,將30億種密碼公諸於世。從此,基因科技進入了一個新紀元──「基因體世代」,讓科學家更容易研究疾病形成的原因。 前一篇文章 火星地下湖 恐全是黏土組成 下一篇文章 年輕雌鼠如何學習為人父母?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5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世上最早樂曲跨越文化一首歌小粒子 大未來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頻率對了就共鳴巨蛋邀大家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