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離
走廊上,二姊敲著成堆的無患子,將皺縮著的黃褐色種皮收在一堆,黑色的果核則四處奔散。「哪裡去撿這麼多磨麾(音Bua-Vui)?」我們隨著母親以閩南語稱無患子作「磨麾」。這語詞還真冷僻,恐怕再過幾年就被人徹底遺忘了。
二姊說:「現成的肥皂。洗抹布最適當,刷地板也超級好用。」水槽旁有泡好的淡褐色液體,聞起來略有苦澀味,是記憶中母親洗衣服時的味道。未有化學清潔劑前,鄉下都用它來洗髮、洗澡、洗衣,甚至刷灶頭。
無患子要剝開才容易浸出皂素。我接過二姊手上的榔頭,實地敲打才發現,乾燥的無患子種皮真有靭性,無法輕易撕開的那種靭;果核非常硬,彈到會很痛的程度。
我說:「據說無患子樹做的木棒可以驅魔,所以也叫鬼見愁。」「是哦?也應該要看拿木劍的人的功力吧?」二姊隨口駁我,果真薑是老的辣。
二姊帶我去看此地最老的無患子樹:「我嫁過來時,就聽說這棵有六七十年了,現在至少有一百二十歲了。」端詳著阿公級無患子樹,幾經風雨歲月,老幹只剩兩百公分高的殘樁,不知哪年月從近根處迸出新芽,茁壯後反成主幹。附近數棵無患子樹都是它的後代。
「佛教也認為無患子珍貴,說用無患子念珠念佛,比真珠珊瑚念珠的功德還大。」「有這麼稀奇?那地上都是磨麾子,妳要撿回去串嗎?」彎身捻起一粒頂著白色絨毛的果核,多摩挲幾下便漸現溫潤的光澤。同時不禁納悶著,這麼堅硬的果核,今人尚可用工具鑽洞,古人是如何辦到的?
撿拾一小袋略泛油光的無患子,倒是沒有那麼大的耐心串數珠,只想浸出一盆幼時溪邊洗衣的古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