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滴回憶 】難忘針線情

文/歐米瑪  |2021.08.20
614觀看次
字級

文/歐米瑪

到一家景觀餐廳吃飯時,發現店家的餐桌,是用古早時期的縫紉機車身當桌腳,底部還保留了踏板,雙腳可以放上任意踩動。感受到藝術創作的趣味之餘,亦充滿無限的懷舊情思。

回想起老一輩還在世時,老家透天古厝二樓出租他人,招牌就只是簡單的一個紙板寫著「做衣服」。一位女裁縫師帶著女助手,以傳統手藝裁剪衣服,一板一眼、一針一線地縫出一件件衣裝。

印象中,那時候家人們的衣服、年幼時穿的洋裝,都是買布給女裁縫量身製作的,獨一無二的手工製品舒適又好穿;童年玩耍的沙包,則是用各種剩布縫合而成;就連衣服的鈕扣線頭鬆散、拉鍊故障了、衣服長度要改短放長,也全都由她巧手修改。

因為這分針線情,讓我當時擁有令人稱羨的小確幸,上學後制服要繡學號,自然也不假他人之手。而多了「電繡學號」的工作後,那台頗有歷史的縫紉車亦不負重託,生意愈興隆腳踏板踩得愈起勁,發出規律悅耳的聲響,那景象至今難忘。

昔日依賴成性,沒能學得縫補的技巧。這個小遺憾,幸好後來遇見新好男人,先生傳承了婆婆的縫紉技術,一家老少舉凡掉鈕扣、襪子有破口,全靠他老皮粗手密縫修補,得以延續一輩子的針線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