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達找到對游泳的熱情,在各大賽事創下佳績。
圖/體育署
文/記者曾博群專題報導
陳亮達一出生即沒有小腿、右手手指併指,因此沒有辦法像多數同學一樣,使用靈活的右手學習。家人擔心陳亮達大腿萎縮,想要幫助他復健,3歲就送他去學游泳,從中獲得的興趣、熱情,還有不服輸的積極樂觀,開啟了陳亮達的游泳之路。
從小學、國中到高中,陳亮達都是讀游泳體育班,與其他一般組同學一起練、一起比賽,沒有特殊分別,他跟著教練參加各式大小比賽,不僅屢創佳績,甚至獲得「水中蛟龍」的封號。
2018年印尼亞洲帕拉運動會,陳亮達獲得游泳S7級200公尺混合式、S7級400公尺自由式銀牌,並在109年全國身心障礙運動會贏得游泳7金,今年4月更遠赴義大利參加帕運游泳資格賽,最終達到參賽A標,一舉邁向東京帕運舞台。
陳亮達表示,身障者出來運動不要侷限於輸贏,運動一方面是為了成績,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健康,延緩自己身體的萎縮與退化。他說:「希望受到挫折或身心障礙的人,一定要熱愛自己、疼惜自己,這樣也等於回報無限的愛給身旁愛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