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同慶
中國傳統名茶鐵觀音,屬於青茶類(青茶亦稱烏龍茶),原產於福建泉州市安溪縣,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鐵觀音,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屬於半發酵茶類。沖泡後,茶湯金黃濃豔似琥珀,有著天然的蘭花香,清香雅韻,滋味純濃,香氣馥郁持久,飲後齒頰留香,因此,有著「七泡有餘香」之譽。而沖泡後的茶葉,葉底柔軟,色澤嫩綠,幾乎回復到茶葉原本的自然形態。
經過傳統製茶工藝製成的鐵觀音,茶葉還能夠呈現出綠葉紅鑲邊。故此,根據茶葉的外形美如觀音,重似鐵,得名鐵觀音。
或許,這樣的典故滿足不了大家的好奇心:「既然,茶葉遇到了觀音,怎麼會沒有傳奇故事?」
此等醇厚清香的茶葉,此等美妙絕倫的茶名,自然少不了傳奇故事。自古以來,流傳於民間,關於鐵觀音名字由來的傳奇故事,不一而足。其中,大陸知名媒體人、評論人梁宏達先生講述的版本,不僅頗具演義性,且饒有趣味,在此與讀者分享。
相傳明朝有位書生,連續五年科考不第。為此,他總是耿耿於懷。一日,他在夢中遇見觀音菩薩,菩薩跟他講,你雖有才學,可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你出身於農耕之地,卻從未耕種過莊稼,對你方水土沒有絲毫貢獻,你應當動一動土地才是。於是,觀音菩薩在夢中指點書生種樹。
翌日清晨,書生醒來,仔細回想昨夜夢境之事。愈想愈覺得此夢愜心貴當,於是興致勃勃到山上尋找樹苗。在崎嶇的山路中多方尋找,終於在一個懸崖邊,尋得一株與眾不同的樹苗。這株樹苗枝葉濃密,葉片呈橢圓形,且葉肉肥厚柔軟,於是書生滿心歡喜的將它帶回家中栽種。
書生回到家中,正思索該栽種在什麼地方時,瞥見家門有口廢棄的大鐵鍋。目測鐵鍋的大小深淺剛好適合,便將小樹苗栽種於鐵鍋中。
雖然書生毫無種樹經驗,也不識得此樹苗是什麼樹。但是經過書生的悉心培育,小樹苗竟也漸漸茁壯成長起來,後來書生才知道這是一株茶樹。這株茶樹不僅枝繁葉茂,採擷製成的茶葉,烏潤肥壯。沖泡後,香馥味醇,啜飲更是令人備感神清氣爽、心曠神怡,因此頗得大眾喜愛。
人們紛紛向書生詢問這株茶怎麼稱呼?書生想,既然是觀音菩薩託夢,又栽種於鐵鍋之中,這茶就名為鐵觀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