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新陳代謝害的? 研究揭開中年發福之謎

 |2021.08.17
2572觀看次
字級
圖/unsplash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刷新人們的健康認知,最新一項針對人體能量消耗的研究發現,新陳代謝減弱並不是中年發福的罪魁禍首。

據BBC報導,這項研究在29個國家進行,有6400人參與,研究對象年齡跨度從出生8天的嬰兒到95歲的長者,結果顯示,新陳代謝實際上在整個中年時期仍然保持強盛。

人體新陳代謝在1歲時達到高峰,20歲到60歲期間保持穩定,然後才開始不可逆轉地下降。研究人員說,這些發現讓人們對身體有了前所未有、但又出人意料的新認識。

圖/unsplash

新陳代謝是生物體內一系列維持生命的化學過程。無論身材健碩還是肥胖難行,身體愈大運行所需的能量就愈多。因此,研究人員調整了他們的測量方法,根據身體大小加以調整,以比較人們的新陳代謝率。

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研究結果,發現了新陳代謝的4個階段。

出生到1歲,這時的新陳代謝,比成年人高出50%,達到一生中的峰值。
20歲之前,新陳代謝稍有放緩,即便在青春期的所有身體變化中也沒有峰值出現。
20至60歲之間新陳代謝沒有變化保持平穩。
60歲之後持續下降逐年遞減,到90歲時,新陳代謝比中年時低26%。

參與該研究的英國亞伯丁大學的約翰·斯帕克曼(John Speakman)教授說,研究結果出乎意料,其中有很多令人驚訝的地方。「對我來說,最驚訝的是,新陳代謝在整個成年時期沒有變化。如果你正在處在中年發福狀態,你不能再把它歸咎於代謝率的下降。」

●兒童營養不良 影響終身

這一研究令人意外之點還包括,它沒有發現什麼。新陳代謝並未在青春期或懷孕期間出現激增,在更年期前後也沒有放緩。

圖/取自BBC

生命初期出現的新陳代謝高峰,也凸顯了它在人體發育過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兒童時期營養不良,為什麼會產生終身的後果。

杜克大學的赫爾曼·龐澤教授(Herman Pontzer)說:「人們以為新陳代謝關係到飲食和運動,實際上它比這些有更深層的作用,關係到人的身體和細胞如何運轉。」新陳代謝在1歲的時候就非常活躍,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下降時,人體的細胞也在慢慢停止工作。

人們的新陳代謝率是用雙標水法來測量的。所謂雙標水法(doubly labelled water,DLW),是20世紀80年代出現的一種人體能量消耗測量技術,簡單而言,就是追蹤人體吸收和排出的水分中的能量,了解機體的能量代謝。

但是雙標水法測量技術非常昂貴,所以研究人員與29個國家合作,收集了6400人的數據。

研究人員說,充分了解新陳代謝的變化,可能對醫學產生影響。龐澤說,這可以幫助揭示癌症是否會隨著新陳代謝的變化,而發生不同的擴散,以及是否可以在不同階段調整藥物劑量。

甚至還有人在討論是否能服用影響新陳代謝的藥物,減緩老年疾病。

圖/取自BBC

威斯康辛大學的羅扎林·安德森(Rozalyn Anderson)和蒂莫西·羅茲博士(Timothy Rhoads)說,這項前所未有的研究,揭示了對人類新陳代謝的重要新發現。

而且隨著新陳代謝的下降,老年疾病也開始出現,這並「不僅僅是一個巧合」。

●肥胖症流行的根本原因

倫敦國王學院的湯姆·桑德斯教授(Tom Sanders)說,有意思的是,報告指出青年時期和中年時期人體的總能量消耗差別很小,而中年是發達國家大多數成年人發胖的時候。「這些發現將給有關肥胖症的起因,提供更多根據,即肥胖症蔓延的原因是攝取了過多的食物能量,而不是因為能量消耗下降。」

劍橋大學的索仁·布拉基博士(Soren Brage)說,測算能量消耗總量一直是「人盡皆知的難題」。

「我們迫切需要做的,不僅是將注意力轉向焚燒化石燃料而造成的全球能源危機,更應多關注在「我們的身體消耗不了過剩的的卡路里,而造成的能源危機。」

圖/unsplash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