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行政院振興五倍券大轉彎,今天上午九時與民進黨立法院黨團討論最終版本,除了預期的全民免收一千元外,有綠委建議改名為「紓困振興券」,並提議增加小面額,幫助小型店家,也有人建議加強發放振興券的配套措施,官員表示,相關政策會聽取黨團意見後,再做最後定案。
官員表示,紓困振興特別預算目前餘約一千六百億元額度,原先五倍券經費約為一千一百億元,若朝全民免費獲取五倍券方向規畫,預計要增加兩百億元,仍屬特別預算可支應範疇。
新系立委鍾佳濱表示,目前振興券面額規畫三張一千元、二張五百元、五張兩百元,可再增加小面額,例如他提議將其中一千元拿出來,變成十張一百元,,且限定四大行業(餐飲、零售、旅宿和藝文展演)才能收小面額的振興券,避免像是去年三倍券都被大通路吃掉。
鍾佳濱指出,小店家跟政府兌換時,可以加碼兌現,例如一百元振興券可以換一百二十元現金,如此小店家就比較願意給消費者額外優惠,如買麵多送海帶等。至於振興券是否改名?鍾佳濱說,現在可改名叫「紓困振興券」,因為不只希望消費者拿五千花得開心,也希望受創的小店家賺到滿意。
英系立委王美惠指出,五倍券版型已做好,不需再改名浪費錢,五倍券應可搭配繳納學費,但是現在大學以下的各級學校九月開學在即,有些家庭繳納註冊費有困難,若教育部能讓註冊時間延後,就能搭配到十月振興券發行時的使用,避免弱勢繳不出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