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自由民主國家都追求政府施政的公開與透明,以利人民監督與參與,防止政府專斷獨行;這也是檢驗一國民主化與現代化的重要指標。但近來國內許多重大行政決策,政府往往以「沒做會議紀錄」、或「會議不宜錄影或公開」為由,拒絕將有爭議的決策過程公開接受大眾檢驗,侵害人民知的權利,嚴重斲傷民主政治制度。
二○○五年就實施《政府資訊公開法》,這部法律是基於「施政公開」,增進人民對公共事務的了解、信賴與監督,促進民主參與的理念。自民進黨取得完全執政權力後,因為監督機制薄弱,一些重大施政逐漸反其道而行,往往拒絕對外公布決策程序,其實就是欲藉握有絕對的權力,意圖規避人民的檢視與監督。
七月二十七日,核二廠2號機因一把椅子誤觸保護蓋引發跳機事件,多位立委要求公布事發當時錄影帶還原現場,台電竟稱「監視器沒有錄影」。
台電事後公布原因,聲稱「犯了最低級的錯誤」,只是因為清潔人員打掃核電廠控制室,運轉員挪動座椅,椅背不慎碰觸保護罩,導致蒸汽隔離閥關閉,就造成2號機急停。這個說法實在匪夷所思,但當多位立委要求台電公布控制室內的監視器錄影帶,台電竟稱監視器沒有錄影。攸關核能安全的核電廠,監視器沒設錄影功能,這種「最低級」的搪塞說詞要誰相信?但對有政府護航的台電,不提供重大公安錄影帶,也沒人再深究。
今年五月中旬國內疫情大爆發,各界將矛頭指向四月衛福部宣布將本國籍航空機組員的返國防疫措施改為「居家隔離三天+自主健康管理十一天」。由於民進黨立委范雲四月一日曾召開行政部門協調會要求放寬,各界要求衛福部長陳時中公布會議紀錄查核,陳時中卻表示「沒做會議紀錄」。
在各界鍥而不捨追究下,民進黨獨大的立法院最近終於要求行政院在三個月內成立「決策調查小組」。要行政院自己調查自己的決策過程,未來結論會如何敷衍,可想而知。
七月十八日,衛福部食藥署召開專家會議,通過給予國產高端疫苗專案製造的緊急授權。美國審查輝瑞、莫德納等疫苗方式,是直接將專家審查過程即時公開在YouTube上全程直播,讓全民與所有專家共同檢視。反觀國內這項攸關全民生命健康的會議,政府不但沒有錄影或直播,甚至原本連會議紀錄都不願公開,後來在強大民意壓力下,半個月後才公開「去識別化」的會議紀錄。
日前食藥署宣布高端疫苗有四批完成封緘,但媒體記者發現批號有跳號問題,因而詢問陳時中原因。他第一天回答「我不知道」,第二天記者再問時他推托說「我忘了問」,第三天就怒斥記者「你這樣不是健康的態度」。
執政者手中的權力是由人民托付,政府部門將其公文紀錄與行政資訊向人民敞開,正是民主的基本要義與價值。陽光是最好的殺菌劑,可避免專權、濫權;如今的執政黨將重大施政一一蓋上遮光罩,是真有保密需要?還是害怕在陽光下無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