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高雄港貨櫃裝卸量較去年成長,將突破一千萬只二十呎標準貨櫃,但別忘了,別的國家主要商港進步幅度更大,高雄港今年在世界十大港口的排名,恐將退步兩名,落居第八。
高雄港地理位置優良,但受限水深以及航道,新一代8000TEU(二十呎標準貨櫃)的巨型貨櫃輪,很難進出,加上中國大陸經貿與製造業崛起,及上海積極興建洋山新港,預計最短在三年內就可奪下全球第一大港封號,而且許多台商直接在大陸各港口進出貨物和原料,以節省時間和費用,高雄港在設備更新和碼頭建設進度緩慢下,勢必會被甩在後頭,沒有追趕的力量。
高雄港七年前還全球排名第三,僅次於香港與新加坡,七年後,新加坡還是穩占鰲頭,上海新港更是來勢洶洶,大有後來居上之勢,唯獨高雄港可能落居第八,面對不斷流失的客源和競爭優勢不再。
敏感的人或許會心頭一驚,七年前不就是台灣第一次發生政黨輪替的那一年嗎?執政黨不過七年,台灣就在一大堆的國際評比中名次衰退,經濟發展更是步履蹣跚,可說沒有什麼像樣的成績,政府官員前幾年還在不斷為難堪的數字辯護,陳總統也凡事不忘高喊「拚經濟」,但是一到了大選,滿朝文武不是打瞌睡、夢周公,就是忙著搞入聯公投,陳總統更是連喊爽的「拚經濟」都不提了,高雄港還有春天、台灣還有未來嗎?
國明(高雄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