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選戰尚未正式鳴槍,馬謝雙方「笨蛋」大戰已砲聲隆隆,連遠赴南太平洋「拚外交」的陳總統,也加入戰局。
平心而論,檯面上幾位人物的說法都正確,只是程序不同而已,馬英九係站在金字塔底端看問題,自然強調經濟重於一切;謝長廷則站在金字塔頂端看世局,自然認為台灣地位和尊嚴問題重於一切。立場不同,觀點自然不同,更別說有交集了,這不是誰對誰錯的事,而是優先順序的問題。
不過,語云「衣食足,然後知榮辱」,管他誰是笨蛋,老百姓最在意的還是填飽肚子。
依馬斯洛的個人需求理論,從低到高依序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目前台灣M形社會已然成形,貧富差距更日愈擴大,若人民連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都無法滿足,逕自高談尊嚴和自我實現等高層次問題,豈不是畫餅充饑?
依現況而言,台灣自政黨淪替以來,執政黨政府作為給人民的感覺,一直是政治凌駕經濟,基層人民為了討生活,只好顧不了尊嚴而委曲求全,坊間市場百元廉價品到處有售,一百元理髮(不含洗頭)也大為流行;徘徊公園的流浪漢更是有增無減;吃寺廟裡免費提供齋飯或愛心便當的人數,也屢創新高。
但政治人物對此視若無睹,汲汲營營拚選舉、搞正名、搞公投、搞入聯等把戲,這和底層人民需求相距太遠了,政績差、內鬥凶,難怪李前總統也看不下去,認為明年立委選舉,民進黨搞不好會輸到脫褲子。
潘扶敏(北縣板橋/退休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