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兩黨總統參選人近來隔空喊話,一方以為入聯方能提升人民尊嚴,一方認為著重民生經濟,確立國家建設為重心,而在雙方喊話中,民進黨參選人謝長廷說,台灣「只有政治問題,而沒有經濟問題」,筆者認為是一語中的。
的確,台灣經濟近年來真是被政治問題搞垮,除了兩黨的政治惡鬥,增加投資風險,降低外資長期投資意願外,國內資金也加速外流,更重要的是,由於兩黨在統獨問題的歧異,缺乏真正的政治核心價值,加劇國家認同的分裂,而執政黨缺乏廉能等政治價值,更加深政治與社會核心價值的沉淪。
不過,國民黨參選人馬英九提出的「623經濟大餐」,以台灣這個「已開發國家」而言,成長趨緩屬正常現象,目前需要的並非透過精算,在數字上作文章,而是要矯正時弊,以降低失業率、減小貧富差距為民生經濟優先願景,而「就業金三角」計畫只能輔導產業轉型,對長年積累的社會結構變化仍無法可治,因此,民生經濟如不能緩解目前的後天失調,與民休養生息,徒有願景無非是一廂情願。
而執政黨一再以「入聯」的假議題作為選戰主軸,顯示執政黨對民生經濟的無能,及對經濟發展缺乏願景,即便針對「假議題」進行多少辯論,仍不能改變「假議題」的本質。
此外,即便公投通過加入聯合國,但聯合國依舊緊閉大門,又能提升多少國民尊嚴?因此,與其在「入聯」議題上空轉,不如回歸廉能等當前嚴重缺乏的「政治核心價值」,與嚴重衰頹的「民生經濟」議題,更為貼近現實,否則以統獨議題對抗,將會深化國家認同歧異,導致嚴重分裂,徒令人民首重的民生經濟問題失焦。
淮儀(高雄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