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屆傳藝金曲獎出版類特別獎得主為四海唱片已故創辦人廖乾元。圖/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第32屆傳藝金曲獎今公布入圍名單與特別獎得主,出版類特別獎得主為已故四海唱片創辦人廖乾元;戲曲類特別獎得主為歌仔戲人間國寶廖瓊枝。今年出版類中入圍最多的是「《䪩》—無設限的詩歌紀行」,共6項入圍;戲曲表演類則有3組滿貫王,包括春美歌劇團與金枝演社共同製作演出的《雨中戲台》、唐美雲歌仔戲團的《光華之君》、薪傳歌仔戲劇團的《昭君.丹青怨》,均囊括戲曲表演類全數6大獎項入圍提名。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陳悅宜表示,今年傳藝金曲獎多了兩個特點,在出版類方面,為鼓勵音樂多元模式出版發行,首度開放數位發行及實體發行的黑膠唱片、母帶級USB等載體報名參賽;而在戲曲表演類上,則增設「最佳導演獎」獎項,鼓勵傑出的導演人才持續投入傳統戲曲創作,以利戲曲作品與時代接軌。
昨天特別獎得主由文化部次長李連權揭曉。今年出版類特別獎得主為四海唱片已故創辦人廖乾元,他與周藍萍合作,開台灣原創國語流行歌曲製作先河。為踐履文化理想,不計盈虧製作國樂、西樂、合唱、藝術歌曲等唱片,不但保存二十世紀後半如許常惠、馬思聰、李抱忱、黃友棣等華人音樂家的重要創作,也記錄了梁在平、王正平、中廣國樂團等個人或團體的珍貴演出。此外,更推動建立公播收費與版稅支付制度,對台灣音樂產業貢獻卓著。
人間國寶廖瓊枝為第三十二屆傳藝金曲獎戲曲表演類特別獎得主。圖/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提供
戲曲類特別獎得主為歌仔戲人間國寶廖瓊枝,廖瓊枝從事歌仔戲表演藝術超過70餘載,親身參與並見證台灣歌仔戲各發展時期的重要演出形式,其身段細膩優美,唱腔傳神感人,被譽為台灣第一苦旦。她自1980年代起,錄製歌仔戲史上第一套唱腔錄音,並製作台灣第一套「台灣傳統歌仔戲藝術薪傳計畫身段教材」,數十年來,致力於校園與社會推動歌仔戲薪傳,是推動台灣歌仔戲精緻化及教學體系化的重要先驅。
環顧出版類入圍名單中,「《䪩》─無設限的詩歌紀行」,總計入圍最佳藝術音樂專輯獎、最佳專輯製作人獎、最佳錄音獎、最佳演唱獎、最佳作曲獎、最佳作詞獎等6項大獎,為出版類入圍最多獎項的專輯;不遑多讓的還有《西拉雅在唱歌》、《木色Ⅲ─愛的禮讚》等專輯,分別獲得了四個獎項入圍提名。
戲曲表演類則是三強鼎立,春美歌劇團與金枝演社共同製作演出的《雨中戲台》、唐美雲歌仔戲團的《光華之君》、薪傳歌仔戲劇團的《昭君.丹青怨》,三部大戲橫掃戲曲表演類全數六大獎—「最佳團體演出」、「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音樂設計」、「最佳個人表演新秀」、「最佳演員獎」的入圍提名。
而今年首次增設的「最佳導演獎」則有戴君芳、王榮裕、伍姍姍、鄭嘉音、王友輝與劉冠良等五組導演入圍。
頒獎典禮將於10月9日晚間7點於台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盛大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