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潭鳥況佳】 五色鳥遇見鵲鴝

江俊亮 |2021.08.01
2486觀看次
字級
俗稱「長尾四喜」的白腰鵲鴝,現蹤蘭潭後山。圖/江俊亮
俗稱五色鳥的「台灣擬啄木」,因叫聲像敲木魚,又有「森林中的花和尚」之稱。圖/江俊亮

文/江俊亮

嘉義市蘭潭後山林木成蔭,提供鳥類良好的掩蔽,除了常見的「花和尚」五色鳥之外,最近許多山友也在林間發現「白腰鵲鴝」的蹤跡,加上黑枕藍鶲、大冠鷲、小彎嘴畫眉等鳥類,林間鳥語啁啾,自然生態十分豐富。

五色鳥色彩絢麗

根據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調查,蘭潭後山曾記錄到14目、38科、78種鳥類,去年嘉大師生在蘭潭後山進行生物資源取樣課程時,巧遇有「國寶鳥」之稱的保育鳥類台灣藍腹鷴,讓師生十分驚豔。

嘉大生物資源系指出,蘭潭後山因緊鄰蘭潭水庫,具備完整的森林棲地,因此鳥類資源極為豐富,包括台灣特有種「台灣擬啄木」,一般民眾俗稱「五色鳥」,以及23種台灣特有亞種,例如山紅頭、頭烏線、金背鳩等鳥類。

長尾四喜不怕人

其中,五色鳥在台灣僅一屬一種,牠的「嘓嘓嘓」叫聲,很像和尚敲打木魚的聲音,因此被冠上「森林中的花和尚」稱號。五色鳥絢麗的色彩主要集中在頭頸部,身上的翠綠色,在樹林間形成極佳的保護色,若不仔細觀察,還真不容易發現。

此外,眼尖的山友最近也發現俗稱「長尾四喜」的白腰鵲鴝頻頻現身,而且在步道旁覓食,似乎一點也不怕人。嘉大表示,白腰鵲鴝是雀形目、鶲科的外來種鳥類,過去曾被列入鶇科,因此,曾有「白腰鵲鶇」等舊稱。

蘭潭常見留鳥蹤

嘉大指出,蘭潭後山發現的鳥類,有50種留鳥,其中11種屬於野生動物保育法的保育類,10種屬於珍貴稀有保育類,若以台灣有160種留鳥而言,蘭潭後山發現的鳥類約占台灣留鳥種類的1/3,可見當地已形成良好的野生鳥類棲息活動生態體系。

位於嘉義市東北郊區的蘭潭,相傳為300多年前荷蘭人所開鑿的埤塘,因此稱為「蘭潭」,又因荷蘭人的毛髮為紅褐色,因此荷蘭人也被稱為「紅毛人」,而蘭潭又稱為「紅毛埤」。日治時代,日本人在蘭潭築壩,當作自來水廠的儲水池,是嘉義八景之一「蘭潭泛月」所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