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琪/新北市輔仁大學中文系四年乙班
李斯《諫逐客書》:「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寬,是人生的廣度;深,是人生的厚度,唯有寬與深的調和,方能增加人生的視野,展現生命的韌性,豐富漫漫歲月的一生。
不要將自己侷限在小框架,走出去,才能發現世界有多寬廣,因此孔子有登東山而小魯之感發,在學習方面亦是,不該被書本限制,應廣博閱讀,多加嘗試。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達文西,除了是一名畫家外,更是一名發明家、機械家,為了能畫出栩栩如生的馬,他夜以繼日研究馬的四肢骨骼,將馬的神韻畫進素描中,不斷地修改,追求完美,最終得以完成一幅令世界讚歎的作品。他用廣博的知識就其寬,用勤奮不懈的態度就其深,在寬與深的結合下,他現在名聲威赫四方。
在我十歲時,參加人生第一次的小型比賽:兒童書法比賽。我觀覽各式各樣的名家創作,王羲之《蘭亭集序》的神形飄逸、米芾《論草書帖》的筆力雄健、黃庭堅《諸上座帖》的收放自如,增加知識的寬。其中,我特別喜歡的是王羲之,於是行書便是我學習書法的開端,每天訓練一點、一橫、一撇,鑽研字字珠璣,提升基本功的深度,因為有寬與深的配合,使我最終獲得佳作,成就自己。
「寬」與「深」決定我們成功的高度,在一次次的烈火試煉中,錘鍊自我,增強能力,即使經歷躓踣,也能迎刃而解,再度踏上疊嶂起伏的山巒,找到正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