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研考會規畫教育部與文建會下轄的機關調整,一些原本屬三級的機關降編為四級,還有更多的機關改隸,眾公僕莫名其妙的換了老闆。這種紙上作業的變動,又未對外說明溝通,怪不得引發文化、社教界人士議論紛紛。
一個機關的組織編制變動,必然會連動預算、人員編制,會使官員職等調降、人員流動萎縮。研考會在降編文化與社教三級機關為四級時,顯然沒有考量到會人才失血,進而使得本已是弱勢的文化單位,在推動業務時心有餘而力不足,這不是重視文化建設的政府該有的作法。
最離譜又紛亂的大概非公共圖書館業務莫屬。目前最基層的單位是鄉鎮市圖書館,其次是縣立圖書館,再往上是國立台中圖書館及國家圖書館,以台北縣為例,縣圖是屬文化局轄下單位,而非教育局,但到了國家圖書館卻變成教育部,而非文建會,現在研考會又把國立台中圖書館,改名為國家圖書館台中分館,然後管轄權從文建會轉到教育部,如此多頭馬車,怪不得來文化推近年動盡是原地打轉。
現在全國的鄉鎮市圖書館,都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層層轉來的公文竟是兩個婆婆(教育部和文建會),但教育部長下鄉只看學校,從不看圖書館,會視察公共圖書館的是文建會官員,但偏偏圖書館的龍頭國家圖書館並非文建會的單位。
政府該用心整合文化體系,如果連這個都做不到,那所謂組織再造大概是在唬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