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九十六年私立大學獎補助款已核定,標榜「小而美」、私校學費最便宜的長庚大學居冠,拿到一點五二億元;企業評價佳的淡江大學一點五億緊追在後;新設私校以亞洲、佛光大學較多,都有七千多萬元。
教育部每年都會撥給私立大學一筆獎助、補助款,獎助款是依據各校中程校務發展計畫、辦學績效為評核標準;補助是依學校規模、學生、師資等情況分配經費,今年共撥給私立大學三十三億多元。
為了鼓勵私校提升教學品質,教育部把獎助經費提高為總額百分之六十五,補助經費減為百分之三十五。雖然獎補助款多寡,不能和辦學好壞直接畫上等號,但若兩校拿到一樣多的錢,師生數比較少的學校,因按人頭計算的補助款比較少,獎助款就相對比較多,即辦學更好。
以拿到最多錢的長庚大學為例,學生只有七千人,約為淡江大學的四分之一,補助款比淡江少,但因辦學績效佳,拿到更多獎助款,總額超過去年第一名的淡江大學。
長庚大學教務長陳君侃表示,王永慶創辦長庚至今,董事會一直不希望像其他私校大舉招生,走小而美的路線,學費雖是私校最便宜,但辦學嚴謹,首次大學校務評鑑,長庚除了推廣教育表現稍弱,其他各方面都不錯。
長庚也拿到五年五百億頂尖大學計畫補助,每年補助三億元,和元智是唯二獲補助的私校。教育部最近評鑑頂尖大學第一年執行成效,長庚也拿到優等;高教評鑑雙月刊日前公布的大學論文引用率,長庚在生醫領域也都名列前茅。
陳君侃說,長庚目前大學生、研究生人數七比三,近兩年都沒增招,但因教育部要求十二所頂尖大學增招,長庚決定明年生命科學系增招一班六十人。
其他像東海、逢甲、輔仁、高醫、北醫、中國醫大等歷史久、評鑑不錯的私校,今年各獲獎補助一點三億多元;辦學風評不錯、有拿到教學卓越或頂尖大學獎助的中原、東吳、元智、慈濟、義守、靜宜大學等校,也各拿到一點二七億至一點一一億元不等。
至於大考錄取分數較低的幾所新設私校,也是評鑑好的,拿到較多錢,以最先改制大學的亞洲大學獲獎補助七千五百萬元最多;佛光大學七千四百多萬元居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