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珙桐 文/幼藍 |2021.07.18 語音朗讀 1114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10多公尺高的珙桐樹。圖/幼藍 苞片柔軟似薄絹,德文稱珙桐為手帕樹(Taschentuchbaum)。圖/幼藍 苞片柔軟似薄絹,德文稱珙桐為手帕樹(Taschentuchbaum)。圖/幼藍 花瓣般的乳白苞片裹著球形頭狀花序。圖/幼藍 文/幼藍奧斯陸植物園裡有一棵10多公尺高的落葉喬木,每逢春末夏初時節繁花怒放,基部有2枚大小不一的心形鋸齒邊緣乳白苞片,裹著由許多雄花和一朵雌花,或兩性花合成的球形頭狀花序,宛如一隻隻按部就班藏在樹葉裡歇腳的白鴿,挪威文因而稱之為「鴿子樹」(duetre)。一如其他遊客,仰望花瓣般的苞片隨風飄揚嘆為觀止之餘,亦在標示牌前停留閱讀說明。令我訝異的是鴿子樹來自中國大陸,1869年法籍傳教士阿曼德.戴維(Armand David)在中國大陸第一次發現它,故以戴維神父的姓氏,將鴿子樹的拉丁學名命為Davidia involucrata。鴿子樹的中文芳名是「珙桐」,野生種僅生長在中國大陸湖北、四川、雲貴高原等邊緣地帶,是中國大陸國家一級的野生保育種,原因在於珙桐乃一千萬年前新生代第三紀存活下來的孑遺植物,素有植物界的活化石之譽,難得且珍貴。英國植物採集家歐內斯特.亨利.威爾蓀(Ernest Henry Wilson)於1900年受託前往中國大陸尋找珙桐植株,排除萬難在1904年引進歐洲試種,讓珙桐變身成受歡迎的觀賞樹之一,威爾蓀功不可沒。他描述親眼目睹珙桐之際,驚豔微風吹拂時,珙桐像被滿滿嬌小的白鴿振翅圍繞,也像成群的大型白蝴蝶翩然飛舞。自此威爾蓀鍾情珙桐,據說他出殯時,棺木上放置一根珙桐枝葉,陪他入土。珙桐在歐洲植物界中竟有如此的歷史身價,直教我瞠目結舌。國家一級的野生保護植物,若非本身特有堅韌的生命適應力,很難成為當今的植物活化石。一世紀前的威爾蓀不惜遠渡重洋踏上中國大陸,千辛萬苦尋獲後引進歐洲培植;而我卻是落腳歐洲在挪威生活後,不經意地初識珙桐於奧斯陸植物園中。 前一篇文章 台灣高山植物 ──120種以阿里山命名(下) 下一篇文章 【心靈微時光】 永恆之美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4佛光山叢林學院畢典 薪火傳燈 2025.09.1305【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6【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7【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8開挖土機遊大陸 填坑修路做好事2025.09.1309水豚卡比胖拉 萌翻台南2025.09.1310【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白色墨水】晨光花語【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療癒綠洲】荷塘暮色【視覺DJ】礁石間的驚喜【純植生活】甜蜜長果桑 化身毛毛蟲的驚喜 作者其他文章【挪威花間集】藏而不露 蔥芥與寬葉羊角芹【挪威花間集】疣果匙薺與歐洲山芥 【挪威花間集】 草甸碎米薺芥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