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映涵
一直以來,我很喜歡文學戲劇電影,在一些故事中彷彿看到自己的內心,進而喜愛寫作。從小,父母就幫我訂《國語日報》,放學後就到附近書店看各類雜書,雖說看的是雜書,對我而言,頗有深遠影響。後來,由於自己身體和工作因素而無法持續閱讀,只能偶爾到院校旁聽喜好的課程,或聽病友講座、看舞台劇。
隨著邁入中年,方知自己很多生活和生存之道都不懂,社會型態的改變,多了些獨居老人、單親家庭、隔代教養等現象,原來生活和生存是這麼不容易啊。這讓我想到文學真的無用嗎?對於本間久雄而言當然不是,他說:「研究文學在於使我們的生活深化,讓生活的意志堅強,體會生活的幸福感。」然而,若生存只在為了餬口延命,就不一定在乎生活的意涵和體會。但對我而言,怎麼好好的、豐富的、深切的生活是絕對必要的。
多年在職場上為了生存,我一直跌跌撞撞,有時不明白一些職場文化的規則,或是自己經常無法掌握要領、解決問題,讓生活變得不順心。這或許與年歲無關,而是自己有太多生活與生存的道理不懂。後來,我慢慢藉由閱讀,讀出不同的人生體驗,感悟更多的人生道理。再回首從前,始知生活與生存本是無二無別,僅在於是否處處用心,而不只是一場文學戲劇電影的領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