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唐墨
清晨,開窗通風,忽而聞得蟬鳴,有一隻一馬當先、先聲奪人地領唱,接著眾蟬和鳴。鳴聲由弱而強,一句三疊,高低分明。片刻,蟬聲大作,此起彼伏,連成一片,頗有重逢的歡喜。蟬在此大千世界算是很普通的生靈,但絕對是最守時的,夏天一到,牠們便如約而至。
襁褓之中就聽牠們唱歌,少年時代更是被牠們嘹亮的鳴唱帶入空靈的夢境。悟出「蟬噪林愈靜,鳥鳴景更幽」的意境,則是多年之後的事,兒時蟬鳴對我來說,只是增添童年的樂趣而已。童年的夏天,是從蟬鳴開始的。斑駁的樹影,柔軟的熏風,斷續的蟬鳴,總讓我感覺日子很長,時間過得很慢,總以為抓住一隻蟬,便抓住了整個夏天……
夏天的清晨,鄉村少不了裊裊升起的炊煙,手搖蒲扇的老人,扛著鋤頭的大人,背著書包的孩童……當徐徐的朝陽越過村莊,爬上樹梢,晾乾蟬翼上的露水,蟬便在樹幹上悠揚地鳴唱,呼喚著、歌頌著這片瑰麗的土地。
鄉村的蟬鳴是深情的,是快樂的,是亢奮的。有了聲聲蟬鳴,調皮的孩子就學會了爬樹,高舉捕蟬的網子,試圖網住夏天的情趣;有了聲聲蟬鳴,鄉村的時光便濃綠下來,日子也悠長了起來。多少個夏夜,蟬為人們放情歌唱,演奏著一場又一場精采的、動人心弦的交響樂。試想,如果鄉村的夏日沒有蟬鳴,該是怎麼樣的清靜和寂寥。
有蟬鳴的樹蔭下,總有聊不透的方言俚語,道不完的家常閒話;有蟬鳴的日子裡,總有訴不盡的兒女情長,剪不斷的牽腸掛肚。老人愛在蟬鳴的伴奏下,講述著過往的歲月,期盼著來年的收成;孩子們愛在蟬鳴的吟唱中,勾畫心中的夢想,幻想未來可期。蟬在高處唱,人在低處語,這種和諧共生,彼此守望,讓鄉村的夏日增添幾分真實、自然、純樸。
陣陣蟬鳴,是鄉村的音符、歌聲、話語。無數次沉醉其中,我聽到了鄉村的心跳,聽到了鄉親的歡笑,感受到了生命的蓬勃,也讀懂了故鄉的夏天。陣陣蟬鳴,方知夏天已濃。如今,在異鄉聆聽蟬鳴,是夏日裡一種不同的感受,牠能讓浮躁的內心變得清淨澄澈,能讓思鄉的愁緒化開。側耳傾聽如歌蟬鳴,或輕柔委婉,或低沉淒切,或高昂激越,或雄偉嘹亮……我感受到蟬不倦的精神,執著的情愫,以及生命的活力與勃發。
有人說,蟬即是禪,人生如蟬,亦如禪。誠然,面對苦難的修行,為了更好地活著,蟬如此,人亦如此。突然覺得自己彷若是隻蟬,生於鄉村,長於鄉村,然後金蟬脫殼,努力擺脫鄉村,向著離故鄉愈來愈遠的地方飛翔。
但無論飛得多高多遠,都不曾忘記故鄉老樹上那枚殘留的蟬蛻,以及故鄉濃濃夏日裡的一聲聲蟬鳴。且聽蟬鳴,領悟生命的純粹,感受悠悠的禪意,遇見最美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