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雜論】 人之讀書

文/嚴陽 |2021.07.15
1026觀看次
字級

文/嚴陽

在中國歷代帝王中,不乏喜歡讀書,並肯定讀書價值、以史為殷鑑者。唐人吳兢的《貞觀政要‧卷六‧論儉約》中記載:貞觀十六年(六四二),太宗謂侍臣曰:「朕近讀《劉聰傳》,聰將為劉后起鳳儀殿,廷尉陳元達切諫,聰大怒,命斬之。劉后手疏啟請,辭情甚切,聰怒乃解,而甚愧之。人之讀書,欲廣聞見以自益耳,朕見此事,可以為深誡。比者欲造一殿,仍構重閣(並加造層樓),今於藍田采木,並已備具,遠想聰事,斯作遂止。」

劉聰為十六國時期漢趙皇帝,在位期間,他派兵攻破洛陽和長安,俘虜並殺害晉懷帝及晉愍帝,覆滅西晉王朝。然而他在後期縱情聲色,殺戮忠臣,寵信宦官,導致政治日益混亂。唐太宗所提及的,為劉聰早年發生的一件事:劉聰想給劉皇后建造華麗的宮殿,因廷尉陳元達直言勸諫,竟然一怒之下想將陳廷尉殺掉,因劉皇后的力諫,才改變這一想法,並為此感到羞愧。這時的劉聰,尚有恥辱之心。

唐太宗喜歡讀書是史上有名的,可貴的是他懂得從史籍中汲取經驗教訓。例如他想建造一幢宮殿的想法由來已久,但一直沒有付諸實施,因為他擔心此舉會加重老百姓的負擔,前朝覆滅多起因於帝王的驕奢成性,也早有殷鑑。而今閱讀《晉書‧劉聰傳》,劉聰的極端作為與劉皇后的理性讓他更加警醒,儘管他已有建造宮殿的計畫,甚至材料也準備好,最終他還是放棄了。

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上,愛讀書的皇帝有一定的比例。但是,讓我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那些愛讀書的皇帝並非善於從書中汲取正面的價值,進而讓國家安定,老百姓獲得更多的幸福與安樂。反之,有些皇帝讀書的目的是學習如何鞏固自己的權力和地位,最後可能讓國家陷於人人自危的巨大恐慌之中。

因此,在上位者,這兩種讀書的目的,該肯定哪一個,避免哪一個,這是無庸置疑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