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如是說】飲食六宜 文/星雲大師 |2021.07.14 語音朗讀 585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文/星雲大師民以食為天,我們的生活起居離不開飲食,然而飲食要有節度,要吃得有規律,才不至於吃出許多毛病。乾隆皇帝認為:「不貪不淫可以養德,能清能淡可以養壽;少食少怒可以養神,無求無爭可以養氣。」一個人若要處世成功,必須吃得苦、吃得虧、吃得重。我們的飲食,要怎麼吃才健康呢?第一、飲食宜早才能活力充沛:飢腸轆轆會讓人精神不濟,但現在的上班族,常常早餐不吃,長久下來會影響身體的健康。一部車子,加滿了油,才能長途奔馳;同樣的,早餐吃飽,五臟機能才會正常運作,才有充沛的活力。第二、飲食宜緩才能有助消化:古人說:「學習要深鑽細研,吃飯要細嚼慢嚥。」佛教講正意受食,狼吞虎嚥,會損胃傷腸,消化不良。多多咀嚼,口中唾液能潤濕、分解食物,有助腸胃的消化、吸收。第三、飲食宜少才能長歲延年:佛教以「少食為良藥」,吃得過飽,不但腦滿腸肥,而且百脈不調,日積月累,身體就容易生病。所以「喫飯八分飽」,才會「壽長不見老」,腸胃沒有負擔,才能少病健康又長壽。第四、飲食宜溫才能滋潤養身:食物太燥,令人口乾舌燥,太涼又容易瀉肚子,或者吃得太熱容易燙傷喉舌,而冰品讓食物滯留腸胃,也會造成代謝不順。所以飲食宜溫,才能滋潤養身。第五、飲食宜軟才能保健腸胃:粥能養生,所謂「一碗慈心粥,勝飲人參湯」。東西煮得太硬不易消化,煮得太爛,又會流失營養。熟而柔軟恰當的飲食,對於一般人,或病者、老者都適宜。第六、飲食宜淡才能耳聰目明:濁食辣味,讓人暴躁混沌,古人說:「吃得口腹之欲,傷得五臟六腑。」何如「口中吃得清和味,腸腹無礙神腦明」,粗淡菜根香,才能讓我們神清氣爽,耳聰目明。俗話說,能吃是福氣,貪吃生煩惱,《大薩遮尼乾子經》也說:「噉食太過人,身重多懈怠;現在未來世,於身失大利。睡眠自受苦,亦惱於他人;迷悶難寤寐,應時籌量食。」因此如何避免因「五味令人口爽」,而影響身心呢?第一、飲食宜早才能活力充沛。第二、飲食宜緩才能有助消化。第三、飲食宜少才能長歲延年。第四、飲食宜溫才能滋潤養身。第五、飲食宜軟才能保健腸胃。第六、飲食宜淡才能耳聰目明。──摘自《星雲大師全集162‧星雲法語2》圖/取自網路 前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如是說】六心修六行 下一篇文章 關鍵之疫 改變歷史的5大疫疾 熱門新聞 01【詩】 颱風天裡播放Heisei2025.07.14022幼熊越獄 嗑光一周存量蜂蜜2025.07.0903荷蘭獨特國粹 撐竿跳河大賽2025.07.1004飲食改善代謝症候群 吃彩虹蔬菜穩定血糖2025.07.1105【斗室有燈】我見過利刃般的眼神2025.07.1106WCF主席尼爾森 全家參訪台北道場2025.07.1007如是說2025.07.0908減碳救地球 大馬1.5萬人復蔬路跑2025.07.10096種常見濾心種類2025.07.0910比利時佛光山 佛光家庭祝福禮2025.07.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大師如是說】處事禪心【星雲大師如是說】人間佛教【星雲大師如是說】正信之美【星雲大師如是說】輪轉相繼【星雲大師如是說】有情的層次【星雲大師如是說】六忍歌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證悟之後的生活 4-1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④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③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青年─參加佛學夏令營的意義 4-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青年─參加佛學夏令營的意義4-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青年─參加佛學夏令營的意義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