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十國慶的國防展示代號為「同慶操演」,「同慶」顧名思義是指「普天同慶」,然而對照與台灣政壇與社會瀰漫的對立氣氛,「同慶」實有反諷意味。
《孫子兵法始計篇》云:「道者,令民與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民不畏危也。」看看「今上」的言行,陳總統是根據「中華民國」憲法當選,以「中華民國」總統發號施令,卻屢屢公開侮衊「中華民國」,甚至說「中華民國是什麼碗糕?」要舉辦以「台灣」加入聯合國的公投,使社會陷入「台灣國」與「中華民國」的零和對立,導致台灣社會凝聚力解體,朝野政黨、人與人間互信蕩然無存,使社會陷入仇視對立,朝野政黨對國家認同南轅北轍,那有節慶的歡愉氣氛,取名「同慶」名不副實。
而且,軍隊是社會縮影,社會紛亂,軍隊怎能免疫?孔子云:「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紅軍之父托洛斯基也說:「最堅固的堡壘是從內部被攻破。」國家社會陷入分裂,國軍到底為何而戰、為誰而戰?縱有堅甲利兵與金城湯池之固,然而國家社會陷於分岐,軍人違紀、貪瀆、洩密與桃色糾紛頻傳,又有何用?有何戰力可言?
此外,教育部長聲稱「中華民國不存在」,既然「中華民國」不存在,否定中華民國的「中華民國三軍統帥」,要國軍支援國防表演,慶祝「中華民國」國慶,不是很荒謬嗎?一再申明行政中立的「中華民國國防部」,捍衛的是那一個國家、參加的是那一個國家的國慶慶典?請說清楚、講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