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思妙
之前小孩在外求學,家中兩老的吃飯問題就化繁為簡,最後連下廚都省了,直接外食,省下買菜備料、清洗鍋碗瓢盆的苦差事。
疫情嚴峻防疫升三級後,只能外帶,不僅製造了許多餐盒垃圾(雖然可以回收,但還是浪費資源),而且與人接觸多少也有風險。小孩停課返家後,吃飯人口變多,於是我這個疏懶已久的家庭主婦宣布:「開啟防疫新生活,自己的飯自己煮。」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首要工作就是採買。響應政府的宣導,決定少去多買,於是改變以往不做事前計畫的隨興態度,選擇平日到大賣場,有效率地搬回一座食物山。晚上睡覺前不再迷戀才看完的劇情,想的是明天早餐,是烤吐司塗果醬,還是堅果麥片牛奶?再不然蒸個饅頭、包子也是好選擇。
吃完早餐,做點家事,開始思索午餐吃些什麼?昨天是乾拌麵,那今天下水餃,明天可以煎香椿餅。小睡片刻後,又要忙著為晚餐備料了。洗米煮飯,菜色以紅、黃、白、綠、黑色搭配,紅蘿蔔配黑木耳、彩椒配綠花椰、玉米筍沙拉、毛豆炒豆乾,色彩繽紛,秀色可餐,讓人食欲大振,統統吃光。明天這些料再加上豆腐與高麗菜,就可以煮火鍋了。
防疫宅在家,心情鬱悶嗎?沒有關係,來塊小蛋糕加一杯咖啡,喝個下午茶吧!餅乾或是優酪乳也不錯,當然也可用多樣水果代替,更可兼顧營養。
雖然每餐都得絞盡腦汁變化菜色,卻覺得很快樂,在這非常時期,全心全意為家人煮飯,照顧他們的健康,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