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你會對著外送來的美食先進行一陣酒精洗禮後再拿出來吃嗎?根據黃軒醫師Dr.Ooi Hean在粉絲專頁指出,新冠病毒以飛沬傳播為主要途徑的病毒,不是經食物傳播的病毒,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指出,目前並沒有與食品包裝或購物袋相關的傳播案例。
一般民眾已經聽過新冠病毒可以在表面上存活的時間。科學確實有在幾種不同的表面上做了一些研究,看新冠病毒能存活多久,包括一些常見的食物包裝材料,例如塑料可存活三到七天、紙板可存活二十四小時、玻璃可存活四天、布最多可存活二天。
黃軒表示,這些研究是在標準化的實驗室條件下,刻意完成的結果。他提醒大家,接觸到物品記得消毒洗手,不是去消毒表面上的病毒,在真實的世界中,如果病毒存在於食品包裝上,它可能的數量也非常少,對溫度也很敏感。
在處理食品包裝時盡可能保持安全的方式,美國CDC建議,食品買回來後,要先消毒雙手,再從包裝中取出食物;飯後丟飯盒、包裝後,也要記得洗手。
切記不要使用漂白劑、氨水,肥皂水、酒精、或其他消毒劑,直接噴灑食物,一直噴食品包裝,恐會有氯胺氣體超標的問題,任何不需要的食品包裝或購物袋,也要丟棄到適當的回收桶或垃圾箱中。食品或食品包裝,傳播新冠病毒的風險,經過多方研究報告顯示,風險很低,黃軒提醒,應好好養成「勤洗雙手」的好習慣,而不是「勤洗食品」或「勤洗包裝」的慌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