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孤獨的熊 脫出囚籠草地狂奔

 |2021.06.24
1514觀看次
字級
珍博莉娜在馬戲團的籠子十分狹窄。圖╱取自網路
珍博莉娜被救出後,來到阿爾卑斯山的新家。圖╱取自網路
珍博莉娜在野外盡情地探索。圖╱取自網路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今年十二歲的母棕熊「珍博莉娜」(Jambolina),曾被稱為「世界上最孤獨的熊」,牠之前都生活在烏克蘭一間馬戲團,但受新冠疫情影響,馬戲團無法經營,只好將牠交給動保團體。珍博莉娜被接走後送到瑞士的庇護所,並且經歷生平第一次冬眠,最近終於踏出戶外,首次享受草地、白雪、池塘和自由的空氣。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二○○九年一月於克里米亞(Crimea)的雅爾達動物園(Yalta Zoo)出生的珍博莉娜,在幾周大時就被賣到烏克蘭進行馬戲表演,根據烏克蘭法律規定,只要不是從野外捕捉,圈養熊隻產下的後代可以被私人合法擁有,飼養熊隻的籠子底部面積被要求至少要三百二十二平方英尺(約三十平方公尺),高度至少十英尺(約三公尺),但違反規定的處罰卻很少。

從此珍博莉娜就一直在籠子和表演場來回,沒有到過其他地方。但受疫情影響,馬戲團的所有公開表演被取消,再也負擔不起珍博莉娜的照顧費用,給了國際動保團體「四爪」(Four Paws)救援牠的機會。

打從出生起 第1次冬眠

「四爪」在烏克蘭有個救援中心,但該中心已經容納二十二隻熊,達到最大收容量,因此他們轉向其他組織尋求幫助;去年十二月,珍博莉娜穿越二千五百公里,來到瑞士的動物庇護所「阿羅薩熊保護區」(Arosa Bärenland),該庇護所坐落於阿爾卑斯山脈,能提供收容熊隻大片土地漫遊,珍博莉娜抵達庇護所時,正好趕上熊的冬眠期,這也是牠一生中第一次冬眠。

珍博莉娜剛來到阿羅薩熊保護區時,對身處開放空間感到非常緊張,但庇護所的科學主任施密德(Hans Schmid)博士表示,珍博莉娜的這種表現「完全自然」,抱持懷疑是動物和人類的重要生存策略。而珍博莉娜從冬眠中醒來後,準備在占地三十萬平方英尺的庇護所享受自由生活。

大自然浴缸 痛快洗澎澎

五月二十九日,珍博莉娜首次探索野外,在過去幾周,牠能夠從室內觀察到阿羅薩熊保護區的戶外空間,還能夠看到另外兩隻被救援來的熊「美莫」(Meimo)和「阿米莉亞」(Amelia)在外消磨時光,最後,牠終於準備好探索這片有溪流、池塘和樹木的廣闊土地。

阿羅薩熊保護區說,珍博莉娜一開始還有所保留,牠對著戶外環境聞了聞後,小心翼翼地踏上草地,猶豫幾步,接著開始狂奔,跑向池塘在裡頭裡洗澡,把自己清理乾淨後,珍博莉娜繼續探索牠的新家,抬頭望向遠方數十名正看著牠的訪客和工作人員,最終,珍博莉娜似乎放鬆下來,在迷人的雪山背景下玩樹枝、在池塘裡跳進跳出。

工作人員形容珍博莉娜是一隻勇敢而聰明的熊,飼養員會密切關注牠的發展,幾周後如果珍博莉娜熟悉自然地形,牠就會擁有自己的同伴,住在同區的美莫和阿米莉亞,同樣也有創傷的過去。

四爪在瑞士的負責人曼多基(Alexandra Mandoki)說:「這樣的時刻讓我十分感動,看到我們能給熊一個新生,真的太美妙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