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甜吃辣還愛吃炸烤 胃食道逆流引火燒心

陳玲芳 |2021.06.09
1535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玲芳專題報導】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疫情期間不得已關在家中,可能依然作息紊亂,改不掉熬夜、吃消夜等不良生活習慣,甚至變本加厲、暴飲暴食,想要藉「吃」紓解看著疫情起起伏伏的壓力,卻因飲食過度,引來「火燒心」、胃食道逆流。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超音波室主任楊建華,聽到同業分享疫情期間就診患者特殊現象,有年輕人因為胸痛、喉嚨痛,跑去看心臟科及耳鼻喉科,誤以為是心臟病或咽喉炎,「幾經波折,才發現原來是胃食道逆流作祟」。

逆流造成潰瘍

易生食道腺癌

楊建華說,胃食道逆流是胃酸、食物等胃內容物逆流到食道出現的疾病。食道不具備胃壁的自我保護機制,每次逆流都會造成傷害,久而久之,傷口就會形成潰瘍,甚至因為反覆的受傷、復原的循環,讓食道纖維化、失去彈性後,逐漸窄化。

臨床上,許多食道窄化的人會覺得吞嚥困難,到後來甚至無法吞下固體食物,需要醫師用消化道內視鏡將食道勉強撐開,疾病如果發展至此,不僅生活毫無品質,也會造成營養不良。楊建華提醒,長期的食道傷害,會讓食道腺癌風險增加,他近年來發現,本來常見於歐美國家的食道腺癌,在台灣也不斷增加,且台灣胃食道逆流的比例已經高居「亞洲之冠」。

根據聯安診所內部統計,平均每四人就一人有胃食道逆流,近八成患者為三十至五十九歲;喜愛甜的、酸的、炸的、咖啡或刺激性食物,或到吃到飽餐廳拚命想「吃夠本」的飲食習慣,便容易發生胃食道逆流。

改變飲食習慣

有益大腦健康

大部分腸胃道問題都是「吃」出來的,只要願意改變飲食習慣,都有機會根治,如減少高油、高糖的西化飲食,不僅保護消化道,也能避免肥胖;穩定作息,除了改善胃食道逆流症狀,對於大腦健康也有正面影響。

開業中醫師何昱樺表示,俗稱「火燒心」,是因為胃痛、胃脹氣、喉嚨異物感等,讓人感覺胸口灼熱,且在明明空腹時,胃部仍然有一種持續的悶脹感,嚴重者會伴有食欲差、乾嘔等症狀,以中醫治療觀點來看,胃食道逆流不僅是「胃」的單一問題,也關乎整個消化系統,改善方式包括藥方調理、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的調整。

何昱樺說,如果已經出現胃食道逆流的類似症狀,建議用六招調理、改善,包括「藥方調理」,讓脾胃平衡,從而讓腸正常蠕動與吸收;「避免刺激性食物」,戒除咖啡、甜食、辛辣、油炸、烤物等,以免造成胃腸負擔;「睡前不宜進食」,睡前二至三小時不宜進食,讓腸胃在睡眠時休息;「吃飽飯稍微動一動」,為助消化,吃飽不宜立刻坐下、躺下;「飲食定時定量」,不過度飢餓,也不宜暴飲暴食;「穿著寬鬆衣褲」,過緊的衣褲或是塑身衣,會增加腹部壓力、影響胃腸消化功能,切勿長時間穿此類衣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