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居家壓力更大?利用這3點 讓身心靈紓緩 |2021.06.08 語音朗讀 137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新冠疫情一直關在家反而壓力更大,看窗外呼吸新鮮空氣,晚上獨自一人做簡單運動,有助紓緩身心壓力。圖/unsplash 【本報台北訊】新冠疫情全球都在推行「留在家𥚃,stay home 」,因為「家」,是疫情最安全的避風港。但天天在家,「家」,卻不一定是抗疫的快樂天堂。相較於全世界早已居家防疫或封城,台灣才正開始。圖/unsplash新冠病毒肆虐,各國專家陸續提出警告,「由於民眾因疫期無法外出或工作,將使家庭暴力發生的風險增加」。這些家暴數據,也真的隨著疫情爆發而一直增加,全球皆如此。例如巴西、西班牙、希臘等國,家暴專線通報數,都出現20%以上的增長。原來天天「零距離」,不會確保「零吵架」的。「原本是避風港的『家』,在疫情期間,也可能變成親情煉獄。」這些在新冠疫情「壓力鍋」,炸出來的一切,專家學者稱「新冠壓力症候群(COVID Stress Syndrome)。在2020年進行的「新冠壓力症候群(COVID Stress Syndrome)」的一項研究,針對美國和加拿大7000名的一般民眾的心理測試。圖/unsplash研究人員初步發現,加拿大和美國的民眾,目前已經開始有25%民眾,符合了這個新詞的出現,新冠壓力症候群(COVID Stress Syndrome,CSS)!這些症候群表現在日常行為,會有完全莫名行為出現,如:個人的壓力行為、社會壓力行為、過度依賴社群媒體訊息等等。也就是說,因為新冠疫情在家時間更長,不只個人工作還加入家庭因素,讓原本應有的獨立生活變成加總打包一起,加上孩子停課在家仍要線上學習,總總因素讓人承受更大壓力,讓人開始反常。圖/unsplash關在家上班其實也能有紓壓方式,天天利用以下3點,除了紓緩壓力,更能讓自己獲得心靈上喘息。利用晚上一個人 簡單活動筋骨白天在家一團亂,但到了睡覺時間,人、寵物總會歸位休息,這時就是自己獨處時間。不妨做點輕鬆紓緩肩頸、腰部運動,讓緊繃多時的身體放鬆一下,會有不錯效果。 享受自己獨處時光其實在工作、生活、精神健康上都有不錯的幫助,印度喬治國王醫科大學(King George’s Medical University)老年心理健康系 Sarvada Chandra Tiwari 博士也認為,人類在「獨處」時,其實是享受的,而且能夠提高創造力,以及強烈的自我實現感,是一種有助於個人的自我發展的方式。 影片由照護線上授權使用放下手機、平板 開始放空人的腦就像一台電腦,一下子放太多東西進去,運作速度也會變慢,大腦一直處於高速運轉狀態,當然需要每隔一段時間就休息一下,當大腦處於放空狀態時,大腦中的α腦電波會增強,有助於抑制訊息超載,進而讓人放鬆精神、減輕壓力、緩解焦慮。圖/unsplash當一個人發呆意識放鬆時,腦電波低到只有9~13赫茲,比意識清醒有緊張感時的14~30赫茲低了很多,可以讓大腦獲得休息,維持相當時間的放空發呆,可以讓大腦皮層的灰質變厚,腦細胞的活躍程度增加。圖/unsplash看窗外呼吸新鮮空氣 有助紓壓單純打開窗戶、看看窗外,就能幫助你放鬆?聽起來很簡單不過確實有效!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心理學助理教授Peter Kahn以實驗證實了這個說法。在實驗中,辦公室內的3組受試者分別能看到3種不同的風景,第一組看到的是窗外真實自然的風景,第二組看到的是以電腦畫面所呈現的相同窗外風景,第三組則沒有任何風景可看。實驗證實當壓力產生時,那些正對著自然風景的受試者,心跳恢復正常的速度是最快的,證明了當人們與大自然產生連結時,對於身心狀況都會有所幫助。圖/unsplash 前一篇文章 無薪假浪潮重現 破5千人創年度新高 下一篇文章 抵抗病毒入侵 補充7營養素增強免疫力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詩】追光者2025.09.0803佛大、南華校長 回山禮拜星雲大師 2025.09.0604【視覺DJ】礁石間的驚喜2025.09.0705南天寺供僧 願平安幸福照五洲2025.09.0806非漢語系協會創會法師 訪瑞典佛光山2025.09.0807巴西佛光人捐贈物資 慈善機構致謝2025.09.0608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⑲2025.09.0609新青安鬆綁 房市台中熱高雄冷2025.09.0710法院裁定 柯文哲7000萬、應曉薇3000萬元交保2025.09.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吃剉冰 降暑氣光織影舞 夢遊仙境興達電廠天然氣管線鬆脫 爆炸元凶鯉魚潭風景區 全新見客興達電廠爆炸 人員均安核三光電工程 疑釀墾丁生態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