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清厚
火車奔駛在西部幹線,區間車內的座椅兩兩相對,乘客手持五、六吋的硬物,手指在上面寫寫、點點、上下左右滑呀滑!
第一次看見此場景,是在十多年前。如今,車內乘客從包包裡取出報紙或雜誌翻看的景象已十分少見,更再難聽聞掀翻紙張的「沙沙」聲,只見人人指尖在手機上滑移。
我真好奇,他們在看什麼,這麼聚精會神?手機這麼大,攜帶也不方便,大家為什麼喜歡?後來才知,智慧型手機已走入我們的世界,數位世代無人能擋。上了年紀的我,也必須隨之起舞,若跟不上潮流、趕不上時代,就會被淘汰、孤立。
第一次使用手機,也沒說明書,也沒使用流程手冊。哦!原來手機以人性化、國際共通的符號表示,只要跟著顯示的圖樣點點、塗塗、壓壓,就能達成你的需求,方便有趣又好玩。難怪大街小巷人手一機,所有人都沉迷在手機的世界裡。
「少年仔,要怎麼開機關機?」第一次使用買回來的手機,連開關都不會,就問問便利商店鄰座的年輕人。還真是「江湖一點訣,說破袂值錢」,但是不問別人,不會就是不會,不得不承認自己老了,但也還是要慢慢學。
這位年輕人很客氣,放下自己的手機,煞有其事地告訴我一些手機的功能與操作方法。「謝謝你,這瓶飲料帶回去喝。」年輕人很客氣,揮揮手,面帶笑容走出便利商店,飲料還留在桌上。
手機為百工百業帶來無比的方便,有了手機,寫文章不用稿紙,直接在手機上塗塗寫寫,複製貼上刪除;完稿後,點下「傳送」即大功告成,連去郵筒投遞也省了。
然而,科技發達帶來的便利,也影響了人際關係。因見面機會減少,造成情感疏遠,也降低了人與人之間的溫度。冰冷的手機,總不如見面三分情;手機如何人性化,終究無法取代面對面握手擁抱的溫暖。
時代巨輪往前走,後浪推著前浪,活在當下,就要與時俱進。但世間事總是相對,有利有弊,就看吾人如何善用科技,同時保留住傳統的優點,運用之妙,存乎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