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閱讀】 李俊賢 從愛河到哈德遜河《跟著俊賢去旅行》

文/蘇國慶 |2021.06.06
3958觀看次
字級
《跟著俊賢去旅行》 圖/我己文創提供

文/蘇國慶

哈德遜河是紐約的母親河,全長507公里,源於紐約上州阿第倫達克山,由北向南,穿越整個紐約州和部分新英格蘭地區,從紐約市出海流向大西洋。紐約在李俊賢造訪的八○年代早已經是世界首都——藝術、時尚、文化、商貿、經濟、金融的中心,全世界最高水準、最前衛、最邪惡沉淪、最荒謬頹廢的事物也都集中在紐約。

李俊賢初次面對五光十色招搖誇飾的眾生相,即使是局外人旁觀者肯定清楚認識,因他不是躲在地下室象牙塔裡的第三者,漠視這些現象存在。哲學上他者與自我是辯證關係,必須同時存在共有一個基礎。所以在哈德遜河畔的俊賢也不由自主融入世界的洪流。

紐約是多元的移民城市,往街頭看去,充斥各種文字語言、膚色穿著、音樂聲歌聲,還有那刺目驚心警笛與救護車感覺幾乎每分鐘呼嘯而過。藝術面貌也是古今中外各種繪畫形式共存共榮,或許有主流、非主流的差別,學識論說的正反辨證都不涉價值,因此,李俊賢目睹的紐約新舊競逐,任何形式材料內容技法理念思惟各自一片天。他是明智者能獨立判斷不曾迷失。

取得文化藝術經典

1986年李俊賢踏上紐約的土地,這是他初次旅行。正如紐約作家傑克凱魯雅克也於1947年從紐約航向舊金山,之後馬不停蹄往來東西兩地穿越旅行、並將前後七年的奇異旅程細節以自傳式文體文字記錄寫成書,凱魯雅克並沒有旅行目的。

當1957年9月,他在紐約66街和百老匯路口書報攤等候新書《在路上》於《紐約時報》的評論時,竟然成為五○年代美國「垮掉的一代」見證人。其實凱魯雅克只是嚮往自由,享受追求一次又一次穿越美國大西部樹立生命意義的過程,凱魯雅克《在路上》的夢不也是李俊賢的夢?

美國人內心淌溢冒險拓荒探索遠方的基因,歷史上五月花大移民、西部大開拓遷移都是。追夢是美國人的核心,旅行是美國人行動創造的原點,李俊賢也終於取得文化藝術的經典,束裝折回愛河。

這段哈德遜河的旅程是李俊賢能自我完成重要的階段,俊賢接著的台灣之夢展開他旅行台灣、奔走山上平原,離島海濱的序幕。

束裝回國發揮所學

1988年他自紐約大學藝術研究所取得學位,真正畢業。畢業是指上一階段課業結束,開展下一個學術創作計畫作準備,俊賢從1988至2018的30年將紐約4年學習經歷在台灣引領出壯闊的台灣藝術啟蒙運動,這是未來文化歷史上少不了的篇章。對照大部分到歐美留學藝術科系者,他們都取得學位,但實際仍持續學習中拋不掉做不成開創性的學術新領域或創作作品,他們不能算畢業。李俊賢是真正畢業,而且束裝回國,發揮所學。

1989年李俊賢回到高雄,發覺台灣主體性意識被捨棄、踐踏、破壞,全島滿目荒蕪,他細心的撿拾碎片反覆琢磨比對,為台灣勾勒新圖示。他去旅行,行囊內只有香菸和檳榔,當然還有一隻畫筆,面對的是台灣土地上農村部落族群生態,他成為台灣的凱魯亞克自由旅行,內在精髓是哈德遜河流入他血液裡的「寓言風景」,舉凡當代台灣的文字語言歌謠、飲食器物、宗教建築地景行為模式都用繪畫記錄下來成為俊賢特別圖騰。

2019年記載著李俊賢人生行程結束,2021年親友因紀念懷想編輯出版《跟著俊賢去旅行》,一本結合繪畫、照片和文章的專輯,書編排獨特除了版型設計、紙張選用特殊印刷技術之外,封面設計大方的呈現李俊賢在世特立獨行的風格,是本非常成功的書,買來閱讀大家可以進一步認識他。但是俊賢這個人不是扁平的、制式的,而是多面相,所以每個人只是看到他有限的一面,我因這書的內容提出另一個面向,且特別將《跟著俊賢去旅行》和《在路上》兩書並列,目的為點出兩個人精神上相似的特質。雖然斯人已逝,我依然認為李俊賢還在路上和台灣未來藝術文化伴行,引導後人繼續關注我們的土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