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剛會走路的兒子到學校散步時,他總會蹲下來研究腳邊小花小草,我也愛陪他一同賞玩。這一大一小專注地埋首,常吸引了小學生探頭湊來。
小朋友一看見有趣的植物就喜歡問:「這是什麼?」我總讓他們再多看幾眼,仔細地觀察它的生長環境、模樣,才能深入認識。
今天的植物常在陽光充足的草地或道路旁發現,這告訴你,它喜歡做日光浴;當你想找到它時,這可是最好的線索!
它像羽毛一樣的葉子,由葉柄連接著四支羽狀小葉,很像小手掌。輕輕碰觸,從前端開始一片片縮起來,接著小羽葉全都閉合,葉柄跟著垂下;宛若羞答答的姑娘低著頭,所以才取「含羞草」這樣的名字。
你會看見年輕的葉子顏色青翠,而成熟葉子則呈藍綠色。小葉邊緣都鑲了圈紅色,基部也有紅點,是不是很像擦了口紅、抹了胭脂的小姑娘?小姑娘身穿紅毛絨還帶著銳刺,若調皮逗弄它,小心被刺傷喔!
每年三至九月花期,可要睜大眼睛找粉紅粉撲狀的花。這個時節,花兒一球一球點綴在草地上,美極了!每個綻射的小絲其實就是一朵花。當花兒授粉結果,每朵花都能結成一個扁扁波浪狀的果莢,上面布滿了刺毛,叢聚的小果莢就像個小毛球似的。
*為什麼含羞草會害羞呢?
仔細觀察羽狀葉子的基部和葉柄基部,都有比較膨大的部分,稱為葉枕。葉枕細胞內充滿水分支撐著葉子,如果遇到震動,細胞內部的水分就會散去,像洩了氣的球般,因此葉子才會垂下。
含羞草這樣神奇的機制,因為它來自熱帶美洲,利用葉子的閉合和葉柄的下垂,來躲避狂風豪雨的傷害。另外有一種說法,這樣的機制也可嚇阻其他動物,讓牠們不敢去吃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