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師 拍出下一個冰河期

曹麗蕙 |2021.05.31
3217觀看次
字級
李俊璋把各種廢棄物冰到冰塊裡,拍出「下一個冰河期」。圖/李俊璋提供
李俊璋「微縮攝影」系列作品。圖/李俊璋提供
李俊璋「微縮攝影」系列作品。圖/李俊璋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以飛鳥視角俯瞰世界,用微距鏡頭觀看迷你時空,攝影師李俊璋無論是空拍巨神像系列,還是投入「地瓜葉叢林」、「海芋波浪」的趣味微縮攝影中,都能看出他對影像創作的熱情與創意,現為內湖社區大學「攝影輕鬆玩」講師的他說:「我希望大家可以透過攝影,用不同的視角觀看這個世界,也看到生活的趣味。」

五十三歲的李俊璋是個土木工程師,但自大學起對攝影饒富興趣。自言很「宅」的他,假期幾乎都在家玩電腦、打電動,直到認識一群愛好台灣美景的朋友,才讓他又有出門的動力,每逢假日必帶著相機走遍台灣鄉野,「是攝影,讓我願意打開門,走進這個世界」。

自學相機操作技巧的李俊璋,也喜歡閱讀攝影史、攝影評論等書籍。他笑說:「直到參加攝影比賽大槓龜後,才讓我開始想去找老師上課學習。」在報名中正社區大學陳春隆老師主講的印像攝影進階班後,體悟畫面布局、主賓體互動的重要性,並將課堂中所學的影像技法與書中知識相互呼應,「是陳老師打通我的任督二脈」。

小行星模式

展現巨神像面貌

李俊璋開始在攝影比賽嶄露頭角,包括曾得到第十一屆法雅客二十四小時攝影馬拉松(台北組第一名)、台中大墩美展攝影類入選、優選,「牽掛─望君早歸」去年更入選全國美展攝影類。

他喜愛鎖定題材,拍成系列作品,「在影像爆炸的時代,系列作品會比單張照片,更能完整表達主題」,例如他拍攝的台灣巨神像系列,共拍了六十多間蓋有大佛像的廟宇。他觀察到台灣各地有很多廟宇佛寺,都矗立巨大的神佛像,不只是信仰中心,也成為帶動地方發展的地標,「拍出系列創作,就能呈現出台灣的特色文化」。但他卻跳脫仰拍手法,而是利用空拍、全景攝影,做出小行星模式(球狀影像),展現各地巨神像的獨特面貌。

攝影第一步

觀察加上想像力

去年因為疫情,他理所當然「宅」在家,不過他這次進入了「微縮攝影」的時空,他以模型人偶,發揮創意與想像力,交織出趣味的拍攝場景,例如他將地瓜葉做成森林,讓蛋捲變身單車跑道,海芋花瓣成為海浪,都讓人會心一笑。而會進入微縮世界,全因他對環保議題的關注,他的「下一個冰河時期」系列作品,特別將寶特瓶、鍵盤、電池、醫療廢棄材料冰在冰塊裡,「我想要描述若人類再不注重環保,未來世代從冰河挖出來的,就是這些東西了」。

現今也成為社大攝影講師的他,總是告訴學員,靜心觀察是攝影的第一步,「細細佇足體會周遭世界,再運用想像力,捕捉不同視角的生活,就能拍出有趣的畫面,也能讓生活更添趣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