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叫外送 別忘補充營養健全免疫系統 |2021.05.28 語音朗讀 321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疫情在家常常叫外送,也別忘補充所需營養素,才不會宅在家工作又傷身。圖/unsplash 【本報台北訊】疫情分流在家上班,你是不是也常常叫外送、吃外食?在家缺乏運動不打緊,如果吃得較油、常喝糖飲,日積月累會影響身體自然保護系統,健康也會亮紅燈。我們的身體從外而內有幾道防線構成自然保護系統,幫助人體抵抗外來物質的侵害。自然保護系統需要許多營養素的參與才能夠正常運作,除了充足的蛋白質外,還需要維他命C、維他命D、鋅等營養素。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維他命C「維他命C(Vitamin C)」是重要的水溶性維他命,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幫助清除體內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及活性氮(reactive nitrogen species, RNS),終止自由基的連鎖反應及降低氧化傷害。圖/unsplash維他命 C 除了是膠原蛋白製造過程中所必須的輔因子,亦是構成膠原蛋白的要素,有助維持細胞排列的緊密性、增進體內結締組織、骨骼及牙齒的生長。充足的維他命 C有助於傷口癒合及增加對受傷及感染等壓力的抵禦能力。缺乏維他命C時,可能出現貧血、傷口癒合不良、容易感染、牙齦出血等問題,嚴重時稱為「壞血病(scurvy)」。由於我們的身體無法合成維他命C,所以需要每天從食物或營養補充品中攝取,包括檸檬、葡萄柚等柑橘類、番石榴、草莓、西印度櫻桃、番茄、高麗菜、花椰菜等皆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成年人建議攝取量,為每日100mg,然而抽菸、飲酒過量、感染、情緒壓力可能使維他命C的消耗量增加,需要適時補充。圖/unsplash有助骨質、健全保護力的維他命D維他命D是脂溶性維生素,可以增進鈣吸收,幫助骨骼與牙齒的生長發育,促進釋放骨鈣,以維持血鈣平衡,並有助於維持神經、肌肉的正常生理。接受日光照射後,我們的身體可以合成維生素D。台灣的日照充足,過去大家並不認為國人有維他命D缺乏的問題,然而,本土研究卻發現維他命D缺乏的狀況比想像中還要常見。圖/unsplash維他命D的建議攝取量,50歲以下為每天400 IU,51歲以上為每天600 IU[2],但是,根據國人維生素D營養狀況初步分析結果,超過 66%的民眾處於缺乏(<20 ng/mL),不到2%為充足(>33ng/mL)。大部分國人每日攝取的維他命D約DRIs(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的2/3,顯然有改善空間。建議大家要養成戶外活動的習慣適度接受日照,食物來源方面,可選擇海洋蛋白質、牛奶、起司、蕈菇、黑木耳等食物。整天待在辦公室的上班族、經常外食的族群、維他命D合成量降低的老年人都得留意維他命D的補充。圖/unsplash維持能量代謝的鋅「鋅」是維持人體生理機能的重要元素,是胰島素及多種酵素的成分。我們體內生理機能的運作大多需要各種酵素參與,充足的鋅有助於維持能量、醣類、蛋白質與核酸的正常代謝。鋅有助於皮膚組織蛋白質的合成,能增進皮膚健康,且有助於維持正常味覺與食欲、維持生長發育與生殖機能。根據衛服部國民健康署的102~10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鋅的攝取量於13歲以上的民眾均有觀察到未符合DRIs(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的現象,男性與女性分別僅達 DRIs的 79~92%及 72~87%。圖/unsplash含鋅的食物來源包括:洋菜、小麥胚芽、南瓜子、堅果、菠菜。體內的鋅會由皮膚、小腸、尿液、精液、月經流失,倘若無法由食物中吃到足量的鋅,便要適時補充。圖/unsplash攝取充足營養素,維持身心健康忙碌的生活,讓每天三餐常是簡單帶過,而沒有吃到均衡營養素,短時間可能沒有感覺,但時間一久便會影響到正常生理機能,弱化身體自然保護系統。大家在挑選食物時要多花點心思,每天要吃到各種營養素的建議量DRIs,才能維持身心健康!圖/unsplash本文由「照護線上https://www.careonline.com.tw/」授權轉載。原文出處:https://www.careonline.com.tw/2021/05/nutrition-supplies.html原文標題:天天外食愛注意!充足營養素,健全身體自然保護系統! 前一篇文章 5搶1資格賽/中華隊徵詢36人大名單 球員幾乎都有意願投入 下一篇文章 新冠病毒》本土+557例19病歿 最年輕死者才36歲 熱門新聞 01渥太華佛光山 授海狸童軍領巾2025.11.1702【詩】遊園地.競馬場2025.11.1703警告日本 陸黃海軍演、籲暫勿遊日 2025.11.1604墨西哥熱氣球節 高空爭豔2025.11.1605落葉刺繡 巴西百鳥寫真集2025.11.1706芬普尼毒蛋 又爆4萬顆流入市面2025.11.1607【快樂塗鴉簿】熱鬧的內灣小鎮2025.11.1708克林姆富家女肖像畫 估值46億元2025.11.1709中日緊張 陸4海警船巡航釣魚台2025.11.1710AMR機器人 是什麼?2025.11.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政院版財劃法 1.2兆挹注地方鄭黃會 促2026選戰藍白合財劃法 地方盼計畫型補助不變賴清德再籲韓國瑜 為國會站出來兩岸、日韓關係牽扯 韓黑鷹特技小組 缺席杜拜航展台中甲埔大道 明年首季通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