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滌蔬果7要訣 減少食物感染風險

 |2021.05.25
1527觀看次
字級
食用蔬果前務必正確洗滌或保存,否則容易引發大腸桿菌等細菌感染風險。圖/Unsplash

【本報綜合報導】防疫期間多吃蔬果有益身體健康,但要食用之前,如果水果和蔬菜沒有經過正確地洗滌或保存,烹煮下肚很可能因此遭到大腸桿菌等細菌感染病例,因此確保蔬果們的乾淨相當重要。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食物疾病專家格倫達·劉易斯(Glenda Lewis)說,新鮮農產品可能受到汙染,農作物在生長階段,很可能受到動物、土壤或水中有害物質的汙染,甚至在收穫以後,它可能會經過很多人的手,徒增感染的風險。

圖/Unsplash

為了降低食物感染的風險,美國藥物管理局建議,盡量選購沒有碰傷或損壞的農產品,並確保預先切好的食材都要冷藏或放在冰櫃保存。

民眾要食用新鮮蔬果前,可以遵循以下建議。

1、在準備新鮮農產品之前後,請用溫水和肥皂徹底洗手20秒。

圖/Unsplash

2、如果在進食或搬運前出現損傷時,在準備或進食前應將損傷部位切除。


3、在削皮之前先沖洗乾淨,灰塵和細菌就不會從刀上轉移到水果或蔬菜上。

4、在用自來水清洗搓揉,不必特別用肥皂或農產品洗滌劑來清洗。

圖/Unsplash

5、用乾淨的蔬菜刷擦洗堅硬的農產品,如西瓜和黃瓜。

6、用乾淨的布或紙巾擦乾農產品,以减少可能存在的細菌。

7、去掉萵苣或捲心菜的最外層葉子。

圖/Pexels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