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禁令一出,過去在戶外、公園進食,恐怕都要被勸導、開罰。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報導】北北桃等多個縣市餐飲店近日全面禁止內用,台中市最嚴格,連室外都不能脫下口罩飲食,違者最高罰一萬五千元,但不是人人都有辦公桌可坐,有司機因為戶外不能飲食,長達八小時沒進食,工地的工人更大嘆,只是吃個飯,幹嘛搞得像過街老鼠,「請長官示範一下,要外帶到哪裡才能脫口罩吃飯?」
昨天有一名工人在臉書貼文問,他們平常都在外面的工地工作,經常中午就在超市用餐、吹吹冷氣,如今禁止內用,很苦惱要去哪裡吃東西?如果在戶外脫下口罩用餐,一旦被檢舉達人拍照,挨罰三千元,一天就做白工。
目前各地政府仍競相加碼的口罩禁令,已令民眾產生莫大的困擾。工人作家林立青說,如果室內不能用餐,戶外吃飯脫口罩要開罰,戶外工作者真不知道該躲到那裡去了。
林立青說,在工地戴口罩工作,十五分鐘口罩就被汗浸溼了,應該輔導工人改用割草的防護面罩,若有氣閥設計的口罩更好,一般的醫用口罩其實不適合工人使用。
林立青指出,防疫指揮官陳時中曾說,對於戶外工作的勞工因在外吃飯、沒戴口罩就被開罰,這樣並不適合;他很認同這句話,但恐怕縣市政府執法不同調。
台北市府表示,市長柯文哲曾說,戶外勞工沒有用餐地點,就請大家須保持一點八公尺的社交距離,不要群聚飲食、不要交談,開罰會視實際情況而定。新北市政府表示,基本上勞工無罩飲食只要遠離人群,執法都會有寬容度。
對於室外禁止用餐引發爭議,台中市政府昨晚也改口說,考量部分行業必須全日於戶外工作且無獨立內部休息場所,可就近於自己工作場所附近,空氣流通、寬敞且可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的地方用餐,請務必確實遵守維持安全社交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