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時「書」濺淚

文╱吳守鋼 |2021.05.11
2346觀看次
字級

文╱吳守鋼

東京有許多好去處,在上野看完東洋人手裡的西洋美術以後,再走幾步還可去看看西洋人手裡珍藏過的東洋書籍。

藏書的地方地處著名庭園「六義園」附近,屬島國最大、全球第五的亞洲研究圖書館,名曰「東洋文庫」,一個名副其實的東洋書籍的倉庫。不僅有漢文和日文,還有藏文、泰文、阿拉伯文、波斯文和土耳其文等,亞洲語言居多。

本來此處的書籍並非屬於島國人所藏,是近百年前,三菱財閥第三代老闆岩崎久彌從洋人手裡買下的。數量有二萬四千冊,內容以中華文化為主。又過了多年之後,這洋人的兒子也把一生收集的東南亞資料捐來了,所以,現藏九十五萬冊之多。

簡直就是洋人父子開辦的東洋文庫啊。且慢,這洋人是誰?

答曰:喬治·莫理遜(George Morisson)。一個澳洲出生蘇格蘭裔的醫學博士,泰晤士報駐京記者。

史上公認是他挑起了那場日俄戰爭!其實他與島國的關係並不怎麼,倒是與中原手拉手,在帝都皇城腳下生活了近二十年,混過了十九世紀末,混進了二十世紀初,居然還以民國政府代表團顧問的身分出席過「巴黎和會」。

這樣的歷史是不會寫進堂而皇之的教科書裡的。總是被記住許多無中生有、可有可無的歷史,卻把真正的歷史塞進了抽水馬桶;正如常常交著可有可無可恨可棄的狐朋狗友,卻把摯友摔得鼻子青眼睛腫一樣。

閒言休提。戊戌變法、義和團、武昌起義、巴黎和會和二十一條等,近代史裡每個關節上都有莫理遜的筆跡留存。他的永不消逝的電波讓世界知道了那頭睡獅其實被裹著小腳,已經完全失去了乾隆帝看馬戛爾尼伯爵的眼神,顯得如此孱弱而戰戰兢兢。

當然,莫理遜筆下不僅有清朝和民國,還有大嘴張到極限的北極熊(蘇俄)。那熊掌從歐洲一直甩到了大連,「大連」的語源出自俄語「遙遠之地」就是例證。

還有那總會趁人之危的日耳曼漢斯貓憑著敏感的天性,躬著身撲向毫無察覺的獵物。無情而蠻橫地把膠州半島揣在懷裡,緊緊地不肯鬆手的身影也沒逃過莫理遜的銳眼。

這些來源有些是莫理遜的採訪,有些卻是靠人洩露,然後由他透露給世界。所以,為了感謝他的正義,民國政府曾邀請他出任政治顧問,一直當到第四任總統徐世昌時期。北京王府井大街上因有過他的住宅,一時曾改名為「莫理遜大街」。

可最初這高鼻子藍眼睛的洋人走在號稱有幾千年文明的古都時,發現眼前這地方並不遜色於撒哈拉大沙漠──「沒有像樣的圖書館,只是私人手中有點零散收藏」。

而就在他故居不遠處曾經有過一座「最神聖的建築,世界學問的中樞」(莫理遜語)的翰林院,卻被義和團準而狠的砲火燒得一乾二淨,雖然面對洋鬼子時,義和團的打砸搶又偏又歪。結果只能以庚子賠款來賠禮道歉完事。

所以,莫理遜唯有靠自己收集書籍建造圖書館了,在帝都近二十年,居然積到可稱作「莫理遜文庫」的數量了。

唐朝版本的《尚書》、《毛詩》、《春秋》和《文選》(島國的國寶和文化遺產),另外還有無數中原的地方志、明朝的選簿、地圖、義和團的大火中未被燒盡的清代版《永樂大典》等。

現在這文庫還逼真地擺成當年莫理遜書齋的模樣,櫥窗裡放著《昭明文選》等供人觀摩。文庫不僅提供研究資料,也盡館內所藏資料,為一般參觀者增廣見聞。

卻說這洋人要離開帝都時,決定開價四萬英鎊出售,並聲明「如果中國人購買,將建有防火設備的圖書館當陪嫁」。

有賣主,卻找不到買主,猶如俺老母想玩麻將,沒下家那樣痛苦。最終三菱財閥以三萬五千英鎊(現時價七十億日元)成交,運往東京。

中原人對這筆文化財富沒有表現出興趣,是偌大的中原真的窮到這地步了嗎?

那年頭沒錢的是窮,而有錢的在裝窮。或者說,寧願感受沉甸甸、金燦燦的真實感,死也不會去買那堆發了霉的廢紙。

不是嗎?熊大哥懷著要吞下整個遼東半島的熊心,蠻橫租用旅順和大連並鋪設鐵路,老佛爺和光緒帝見狀,怒髮衝冠。因為滿洲有他世代的墓地,怕死後在祖先面前難以抬頭。但是,被李鴻章和財政大臣張蔭恆恐嚇說服。

而背地裡呢?據載熊大哥的財政大臣謝爾蓋·維特已在李鴻章的錢包裡塞了五十萬盧布、往財政大臣張蔭恆兜裡塞了二十五萬盧布。

他們的腰包鼓鼓囊囊的呢。

看官,以後您的子孫若讀不懂《莊子》裡的那句「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是何意時,奉勸就把這一李一張作為活教材即可。

莫理遜在王府井大街二七一號的故居,後來換成「亨得利」名表店的門面了,豪華、洋派之外,更顯珠光寶氣。據說店裡陳列著一塊價值一百九十九萬元、為中原唯一的極品歐米茄金鑽表。

鐘表本來是確認時間,或提醒該記住的那一刻所用,如今卻成富豪的護照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