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內心 李孟儒創能量藝術 曹麗蕙 |2021.05.11 語音朗讀 334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在李孟儒領軍下,RGM地明能量藝術打造和諧自然的圖騰畫作與裝置藝術。 圖/RGM地明能量藝術提供RGM地明能量藝術作品〈創世紀圖騰〉。圖/RGM地明能量藝術提供 RGM能量藝術作品〈小太極〉系列。 圖/RGM地明能量藝術提供在李孟儒領軍下,RGM地明能量藝術打造和諧自然的圖騰畫作與裝置藝術。 圖/記者曹麗蕙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能量藝術創作者李孟儒和團隊夥伴們,手拿鑷子將一顆一顆金屬、水晶、礦石等自然素材,排列出不同的藝術圖騰,盼將專注的精神反應在創作中。李孟儒說,希望人們在接觸作品的當下,能靜下來聆聽內在的聲音,才能意識到自己與整體地球的問題,進而更有勇氣、信心去改變自身行為,減少環境破壞,通往健康的人生道路。李孟儒是RGM地明能量藝術的創辦人,國中二年級即赴美當小留學生,高中、大學、碩、博士研究所都在美國就讀,前後涉獵醫學、工程科系、會計精算、地質資訊系統,最後情定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地理學,進入衛星遙測探視等專業學科。世間諸多苦難 與信念相關這些跨領域的學識訓練,讓李孟儒融會東西方學科與理論,對他來說,環境、政治、健康等許多問題,真正來源就是「人」,世間很多苦難,都跟人的意識、信念有關,「人們所有行為皆由『信念』所引發出來的,而這是可以受到能量影響、改變的……最終能量藝術變成我的解答」,因此他返台後,於二○一三年以Ra太陽、Gaia地球及Moon月亮命名,成立RGM地明能量藝術。「我一開始是投入改變環境能量,我認為在好的能量環境時空中,人就有機會開竅、覺醒」,因此他進行一連串的實驗,於二○一二年建置水根模組,以黃金比例金字塔配合水流,成功改變水的酸鹼值;二○一三年製作能量玻璃方塊,由一百零八顆珠子組成兩個倒金字塔,埋在土裡三個月,成功復甦一棵冬眠中的樹,希望透過實驗,證明能量能修正環境、飲食、行為、信念四面向的磁場。何謂能量藝術?「就是利用藝術表徵,讓人們從慌與亂中迅速獲得平靜,並結合視覺與感官的一項藝術品」,他使用水晶礦石、金、銀、銅、鐵,及有機的樹酯來創造壁畫、裝置藝術等作品,並以圖騰的方式呈現,「圖騰是結構,我們所有藝術品都有著中華文化的天圓地方、西方柏拉圖神聖幾何──多面形球體圖騰的結構,這也代表著生命演化的進程」。助人自我覺醒 注入正能量李孟儒說明,能量藝術是有科學根據,而會在圖騰結構上做文章,是因為這樣的結構能產生低於六十赫茲頻率的穩定磁場,讓人更容易與大自然連結、有助自我覺察。對他來說,能量藝術是一種手段,目的是幫助人覺察、覺醒,「希望人們能回到一個有勇氣、有精神、有信念的生存狀態,來面對整體地球在環境、飲食上的種種問題」,他認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改變自身行為,一起邁向「善」的共同道路,為社會注入正向能量。二○一九年李孟儒在台北築空間舉行第一次地明能量藝術個展,去年也在華山文創園區舉辦結合影音、書法、現代舞、原民歌手的跨界藝術展演「The House Of Power:Genesis」;他希望能打造台灣製造(MIT)的能量藝術產業,形成一種改變的力量。 前一篇文章 產學專班高職生 上學也有津貼 下一篇文章 科技繁星 偏鄉生錄取大增15% 熱門新聞 01【詩】 寫在秋分之前2025.10.1402【遊藝筆記】蘇東坡的黃州赤壁(上)2025.10.1403歡慶國慶 金門大橋公益路跑2025.10.1404【分享時刻】 藍藍的寧靜海2025.10.1405佛光山響應友善如廁文化 高市府表揚 2025.10.1406南天寺30周年慶 菩提眷屬沐佛恩2025.10.1407全球暖化失控 威脅珊瑚礁生態2025.10.1408星雲大師全集【傳記】百年佛緣─自序 緣起人間 願行一世 2 - 12025.10.1409南非巴士車禍 至少42死2025.10.1410友善親子 高鐵寧靜車廂研擬彈性化2025.10.14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守護歷史 文物修復師修舊如舊 維也納美景宮花繪展 12月綻放維也納少年合唱團 故宮快閃演出體驗撥算盤故宮百年紀念金銀條塊 一組逾20萬華文文學星雲獎 隱地獲貢獻獎 作者其他文章維也納美景宮花繪展 12月綻放故宮百年紀念金銀條塊 一組逾20萬建築的恐懼與療癒 新北美術館展出 八重軸心 展現製造實力金鐘60/60特展 重溫經典娛樂記憶一頁千金 故宮展出98部宋版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