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0萬年前恐龍蛋化石 江西工地挖出

 |2021.05.02
2813觀看次
字級
中國大陸江西贛州于都縣寬田鄉楊公村一處工地上,近日被挖出6600萬年前的恐龍蛋化石。圖╱取自騰訊網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江西贛州于都縣寬田鄉楊公村一處工地上,近日被挖掘機挖出10枚橢圓形「石疙瘩」,專家鑑定這些碗口大小的「石疙瘩」為6600萬年前的恐龍蛋化石,引發網友關注。目前,這批恐龍蛋化石已被收入于都縣博物館館藏。

據了解,該批白堊紀時期的恐龍蛋化石部分表面,仍留有蛋殼殘留,並具有瘤狀尖起和鏈條狀楞紋紋飾,其內部無核,充填著泥質和方解石。事件引起網友熱議,有網友笑指這些化石的樣子與牛肉神似,不少人更稱看到這些化石都「看餓了」。但也有人表示如果不是由專業人士,還真看不出來這些是化石,以為只是普通的石頭。

中國大陸江西贛州于都縣寬田鄉楊公村一處工地上,近日被挖出6600萬年前的恐龍蛋化石。圖╱取自網路

而最先發現這些恐龍蛋化石的是在工地開挖掘機的肖師傅,「我在施工操作機器時,意外挖到了一窩蛋狀的石頭,懷疑這就是恐龍蛋。」他便趕緊聯絡當地村委會,由村委會與縣博物館取得聯繫。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一般民眾挖掘到這種化石不應該私藏,因其時間太過久遠,本身會產生一種輻射,對身體存在危害。根據大陸現行《 文物法 》規定,古脊椎動物化石出土即為文物,並受到保護任何人均不得盜掘和盜賣。

近日被挖出6600萬年前的恐龍蛋化石。圖╱取自微信

江西贛南地區是江西省內出土恐龍化石和恐龍蛋化石最多的地區,近年來,贛南陸續發現大量恐龍骨骼化石與恐龍蛋化石,已經發現並命名的斑嵴龍、中國贛南龍、贛州江西龍、江西南康龍、南康贛州龍、中華虔州龍等均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化石,具有重大的科學研究價值。

據了解,在此之前於都縣也多次發現過恐龍蛋化石。目前,這10枚恐龍蛋化石已由於都縣博物館收藏。

贛州市博物館內陳列的恐龍化石。圖╱取自微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