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珊瑚繁衍 海中飄雪 |2021.05.02 語音朗讀 375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每年四、五月海流較平緩,有利幼蟲飄到穩固岩石上著床,長成新珊瑚。圖/墾管處提供墾丁海域珊瑚在「媽祖生」前後幾天產卵,美如海中飄雪。圖/取自網路喇叭珊瑚集體排精。圖/蔡永春提供墾丁海域珊瑚在「媽祖生」前後幾天產卵,美如海中飄雪。圖/取自網路 【本報綜合報導】春天是萬物復甦,墾丁海底珊瑚繁衍後代,晚數十種珊瑚不約而同排放精卵的「海中飄雪」奇觀,也將在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生」(國曆五月四日)的前後幾天登場,選在這個日子綻放新生命,原來藏有玄機。台大海研所教授戴昌鳳在一九九○年揭開墾丁珊瑚繁衍之謎,「全為了能順利傳宗接代」。台灣最早關於珊瑚產卵的文獻紀錄,是一九四三年五月日本學者發現宜蘭南方澳的海面上,漂浮許多粉紅色的卵;早期墾丁漁民常說在農曆三月媽祖生日時,夜間捕魚總會看到「滿海的星星」。戴昌鳳教授花三年時間帶著研究生南下墾丁海域研究調查,一九九○年終於解開「星星」謎團。「生物最重要的就是傳宗接代。」海生館研究員樊同雲博士說,墾丁珊瑚集體繁殖時機,固定在每年農曆三月的月圓後一周,大約集中在晚上八、九時,多年來珊瑚從不失約,好像牠們之間有個永恆不渝的誓言。其實,都是為提高子代的存活率,不得不讓人讚嘆大自然造物的神奇。「這是經過千萬年演化而來的機制。」樊博士說,水溫對珊瑚影響很大,珊瑚排精產卵的最佳時機,自然要考量水溫和潮汐。每年四、五月是海水溫度最適中的季節,珊瑚將大量精卵打入水中,精子與卵子結合後發育成實囊幼蟲,此時段潮汐緩和、海流也較平緩,有利幼蟲飄浮到穩固的岩石上著床,長成新的珊瑚。夜間卵海戰術 護送最多新生命珊瑚為何不選在凌晨排精產卵?樊同雲說,選在夜間時段,可避開各種魚類捕食幼蟲,而精子與卵子結合後發育成實囊幼蟲,需數小時,若在凌晨時間一定不夠,晚上八、九時是最佳時機。為增加存活機會,珊瑚採取集體釋放的「卵海戰術」,希望同一時間護送最多的新生命踏上新旅程;即使如此,能結合為實囊幼蟲並著床存活的,估計不到千分之一。珊瑚有性生殖分為「孵育型」、「排放型」兩大類,前者行體內受精,受精卵被保留在體內或體表,直到發育為成熟的幼蟲才釋放出去;後者把精子和卵子排放水中,行體外受精。受精卵在水中發育為幼蟲,隨著海流散播,沉降固著在合適的底質轉變成珊瑚蟲,逐漸長成大型珊瑚體。北部珊瑚產卵 比南部晚二個月墾丁海域有包含石珊瑚、軟珊瑚和柳珊瑚在內的五百種珊瑚,牠們千變萬化的造形和鮮艷美麗的色彩,分布在沿岸水深三十公尺內的淺海,瑰麗的珊瑚礁吸引海洋生物在珊瑚礁中繁衍生長,形成「水中熱帶雨林」生態系。樊同雲說,台灣逾八成珊瑚種類,是採體外受精傳宗接代,因地理位置造成水溫差異,北部海域珊產卵會比南部晚約一至二個月。「大量的珊瑚卵入夜後在海中大噴發,如同海底星空,蔚為自然奇觀!」台灣潛水公司總監陳琦恩說,每到珊瑚繁殖季,台電核三廠出水口海域等熱門潛點,都可發現多種珊瑚不約而同釋卵、排精或精卵束,海底漂散著粉紅色、白色珊瑚卵或精卵束,讓人讚歎:「美得讓人窒息!」每年下海監測的資深潛水教練蔡永春說,珊瑚的繁殖、生存與生長需良好的海洋環境,墾丁海域去年因海水異常暖化,估計有近半數白化死亡,今年的海底星空盛況將不如往年;另外他提醒想一睹美景的潛水員需有夜潛資格,保持中性浮力,避免在觀賞過程中傷害珊瑚生態。 前一篇文章 防疫旅館群聚 嚴重威脅社區 下一篇文章 季辛吉警告 中美衝突恐致世界末日 熱門新聞 01【中醫專欄】新冠再流行,出入請小心2025.06.2802【生活智人139】 數學家 庫查司基:在不確定中學習信任與懷疑2025.06.2803【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4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5【臨症不脫逃 攜手向前行4】壓力來時,學習巧妙應對!2025.06.2806兩碗麵的溫柔2025.06.2907當義工 可延緩老化2025.06.29085月為佛教傳統文化月 加拿大密市宣布2025.06.2809新義工發心服務 佛光緣美術館授證 2025.06.2810新北市府宗教諮詢委員 金光明寺獲聘2025.06.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跨界藝術 蟲蟲變身創意秀重症兒夏營 療癒從歡笑開始創意魔髮 巴黎鐵塔躍頭頂 3D列印希望 動物迎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