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本報台北訊】今天是五一連假的第一天,氣象專家彭啟明在臉書粉專「氣象達人彭啟明」表示,今天將顯著回溫轉晴,中午各地都有機會接近或突破30℃,而且未來幾天到下周二都很類似,將是像夏天非常炎熱的天氣類型。而下周三開始有道鋒面南下掠過,不是典型的梅雨鋒面,預期降雨並不會太多。
趁著連假天氣好許多人安排好出遊行程,前兩天鋒面通過,終於下了一場4月分最大的雨勢,全台灣幾乎都下了雨,以西北部在桃竹苗到雙北最多,對乾旱不無小補,但仍有不小的落差,頂多增加一兩天的水資源庫存量而已,預期水情燈號應該還是維持現狀,繼續撐到一波較大雨勢接近,還是要節約用水。
今天清晨有點涼,北部都會跌到15-16℃,空曠區域12-13℃,中部19-20℃,南部22-23℃,東半部15-21℃,今天將顯著回溫轉晴,中午各地都有機會接近或突破30℃,而且未來幾天到下周二都很類似,將是像夏天非常炎熱的天氣類型。
圖/取自氣象局網站
彭啟明說,下一波的變化是下周三,有道鋒面南下掠過,有機會類似前兩天的雨勢,但強度上的預測仍有很大變動空間,這道還不是典型的梅雨鋒面,預期降雨並不會太多。
展望5月將進入梅雨鋒面好發的季節,彭啟明說,在西南季風發展已經有在醞釀趨勢,但典型梅雨鋒面要幾個條件配合得剛剛好,才有機會生成,目前預期是5月中旬逐漸發展,有梅雨鋒面發展的條件,5月底到6月上旬的發展會較好,但可能不若傳統梅雨鋒面滯留的條件那麼好,可能平均累積降雨只有平均值的一半,還是偏少機會較高,短期間能夠解旱的條件仍不存在,還是需要多撐久一點,等待機會。
「但梅雨鋒面也代表劇烈天氣的發生。」彭啟明說,常常會有短延時強降雨,尤其降雨常在都會地區,多數地方是難承受這種劇烈降雨,抗旱同時也要積極做防汛的演練準備。
他說,這幾天好天氣不見得有好空氣,除了西半部本地大氣穩定影響的光化反應汙染,近期在北方有沙塵暴發展,也可能有境外汙染加進來墊高汙染物濃度,敏感族群要稍微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