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囤房稅本周再交鋒,行政院雖已表態囤房稅審慎研議,目前無政院版本,但在野黨來勢洶洶,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將於二十九日排審《房屋稅條例》修正草案,朝野立委共提出多達七版本囤房稅修法,主要有調高非自住住家稅率上限或下限、調降自住稅率、直接訂定差別稅率等三方向。
財政部表示,現行房屋稅條例就有囤房稅機制,目前持續督促地方政府積極因地制宜,合理評定稅基,並與內政部、地方政府就改革成效、稽徵實務等面向綜合考量,房屋稅改革涉及層面較廣,須審慎評估。
據悉,囤房稅修法中包括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與費鴻泰、李貴敏、楊瓊瓔、賴士葆等提案版本,民進黨立委郭國文與林楚茵共同提案,加上時代力量、民眾黨以黨團名義提案,合計共七個版本。
國民黨籍召委曾銘宗表示,排案是要財政部表態要不要推,既然是中長期措施,盡快立法通過後,實施日期可由行政院訂定,不能等房價飆漲才討論。曾銘宗指出,外界對囤房稅的質疑,技術上都可解決,如課稅基礎可規範一戶多少金額以上才規範,租金轉嫁部分可將增加的稅收用來貼補承租戶。他也認同稅基應調整,但不能因此不調稅率,財政部作為租稅中央機關,更應承擔。
立法院法制局則指出,囤房稅是針對個人或法人持有「非自住」房屋,由地方政府在稅率百分之一點五至百分之三點六間訂定差別的房屋稅;建構囤房稅不能只調整稅率,「稅基」也是稅制改革一大重點。
內政部次長花敬群則重話批評部分議論「是非已經完全扭曲,也被政治化操作」,好像以為稅率調高,就可以把空屋逼出來、提早賣房,供給增加、房價就會跌,但「那都只是說法,實質並不會發生」,反而有機會讓房東漲租金,害租房者更辛苦。
花敬群指出,多屋原因太多了,有人只是很正當的出租當房東、也可能是繼承,自己或許從來沒買過房;倡議者必須證明,多房者就是不斷進進出出把價格墊高,「為什麼要說他有很多房子所以他錯」。
央行:低投資 引發低薪高房價
【本報台北訊】低薪高房價是年輕人心中的痛,然而去年在資金寬鬆、超低利率以及台商回流推波助瀾下,房價再次猛烈上漲,引爆輿論。探究問題根源,央行總裁楊金龍直言關鍵在於台灣沒有好好投資,投資率永遠都比儲蓄率低。
楊金龍日前於財委會備詢時,面對立委質疑「台灣為何會有低薪、低物價卻高房價的矛盾現象」時解釋,近年來台灣的問題就是「投資率永遠都比儲蓄率低」,沒有好好投資,導致生產力下降,而生產力下降衍生兩種結果,一是勞工需求不強,二是產能不足,均使薪資水準難以提升。
另一方面,當產業停滯不前,缺乏亮眼的投資標的,資金為了尋求更高報酬,便會找地方停泊,股市、房市就成了最佳選擇。
楊金龍說,目前投資率還是不足以吸納儲蓄,閒錢氾濫的環境更助長了資產價格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