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行傳千里】 我與骨灰結了緣

文/高秉涵 |2021.04.18
3209觀看次
字級
懷抱骨灰送「老哥」回家是高秉涵這輩子註定的「使命」。左為《點燈》節目前主持人曾慶瑜。圖/高秉涵
作者簡介 高秉涵 1935年生於山東菏澤。1949年隨逃亡人潮到達台灣高雄,半工半讀考上建國中學,再入軍法學校法律系。先派赴金門擔任軍事法庭法官,退伍後轉任律師,並創設律師事務所。 1991年,第一次返回菏澤故鄉探親,同時首次運送老兵骨灰回家,從此踏上了抱送台灣老兵骨灰回歸大陸的征程。著有《天涯感懷》、《高秉涵回憶錄》、《 鄉愁》等書。圖/高秉涵

文/高秉涵

一九四九年,先後來台的菏澤人約有數百人之多。一九四八年,我甫滿十三歲,就隻身跟隨著年長的鄉親、學長,他們時而牽著我的手,時而扶起跌倒的我,隨著逃難的洪流人潮,漂來台灣。大家為了活下去,就個人的本能條件,各奔東西。我雖一度流落台北街頭,與狗貓爭食,但旋即遇到貴人指點相助,令我在半工半讀中再度進入了學堂,十年寒窗之後,相繼通過法官、律師考試。年輕有文化的學長,則力爭上游,在艱苦奮鬥中成家立業,而年長無文化的鄉親,則仍多流落街頭,成為臨時勞工的應召者,以維生計。

一九七三年,我脫去法官服,轉業律師,在台北市館前路六號六樓,設立律師事務所。為便於同鄉聯繫和照顧,我偕同多位學長,發起籌組台灣菏澤同鄉會,並當選為首任會長。從此之後,我的台北律師辦公室,便成了菏澤同鄉歇腳聚會的場所,尤其那些流落台島的單身年長菏澤老兵,他們已將我的辦公室當成了家,視我為他們唯一的依靠親人,並在他們的個人戶籍資料上填寫「高秉涵」為他們的緊急通知人。

大陸改革開放後,經濟崛起,已走向強國之林,退據台灣的政府,已顯無反攻大陸希望,孤苦無依的菏澤單身同鄉們,眼見回家無望,其身體又漸入風燭之年,在「但悲不見九州同」的心情下,活著不能回家,死了也希望魂歸故里,這是他們共同的願望。所以每在同鄉聚會時,他們都異口同聲以哀求的口吻向我說:「看兩岸局勢,已不可能活著回去了,高秉涵,你還年輕,有一天如能重返大陸,請不要忘記把我的骨灰帶回老家去,撒在我家的麥田裡……」我也責無旁貸的欣然接受了這個令人垂淚的付託。

兩岸開放後,我基於鄉情、基於儒家思想所涵蘊的誠信與大愛,便信守了這個承諾──二十多年來,曾先後扛回逾一百多個骨灰罈到家鄉,完成他們落葉歸根、魂歸故里的願望。

行善需及時

菏澤電視台,為我的信守承諾,連續扛回孤苦老兵骨灰返回故里的義舉,製作《歸根》紀錄片。大陸中央電視台,又將這部《歸根》紀錄片改編更名為《娘啊!我要回家!》,在第四頻道中向海內外再三連續播出。香港鳳凰衛視節目著名主持人陳曉楠小姐,特率員前來台灣專訪我,並以我的誠信感人事蹟,製作《冷暖人生》紀錄片一部,在全球頻道連續播出,以表揚齊魯人的忠誠與信義節操。

台灣華視亦以我背負上百罈老兵骨灰的義行,製作《老兵凋零》紀錄片一部,連續播出後,也感動了台灣社會。

過去,他們牽著我的手,從家鄉逃到台灣。現在,我抱著他們的骨灰,從台灣回到家鄉,我是在實踐我的承諾,我是在感恩。

兩岸開放後,我只將在其生前已托請我的菏澤鄉親的骨灰扛回菏澤家鄉,嗣經大陸中央電視台與香港鳳凰衛視的不停播出後,令我抱骨灰回大陸的範圍已擴及到全中國,且均為素不相識的老兵家屬,他們以書面或電話托請代尋失聯半世紀的年老親人。如果尋找有了遺骨下落,則又懇切請求我協助辦理遺骨返回其家鄉的事宜。現在,已令我應接不暇了。

如今,在海峽兩岸,甚至海外的華人社會,凡提及為老兵抱骨灰回家鄉的事,好像已達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程度,我和骨灰真的結了緣。

施比受,更有福。人生的價值,不在於擁有多少,而在於付出了多少。這就是我的人生價值理念。該付出的時候就付出吧!因為「行善」是需要及時,是不能等待的。

(摘自《山東少年傳奇》,爾雅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