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佛教研究工作坊邀請陳劍鍠教授、勞悅強教授、謝明達教授,以及Maje Purino教授,分別以中英文線上授課,吸引全球七十位碩博研究生雲端參與。圖╱馬來西亞佛光山提供
人間佛教研究工作坊邀請陳劍鍠教授、勞悅強教授、謝明達教授,以及Maje Purino教授,分別以中英文線上授課,吸引全球七十位碩博研究生雲端參與。圖╱馬來西亞佛光山提供
【人間社記者魏明寬、吳皆慶連線報導】新加坡佛光山、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攜手主辦,國際佛光會新加坡協會、新加坡佛光青年團承辦的「二○二一年人間佛教研究系列活動」,十日在新加坡佛光山透過線上「人間佛教研究工作坊」掀開序幕,邀請四位來自香港、菲律賓、新加坡的學者傳授經驗,指導佛教學術研究與藝文創作,吸引十二個國家地區、七十位碩博研究生雲端參與。
人間佛教研究系列活動指導單位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合作單位有佛光山體系大學包含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南華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美國西來大學人間佛教研究院、澳洲南天大學人間佛教中心及菲律賓光明大學生命教育中心。
中英分流 對話國際人才
活動主題圍繞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信仰與傳承」,三場不同形式的交流平台組成:「第一屆人間佛教研究工作坊」十日打頭陣,十月九日的「第一屆東南亞人間佛教研究國際學者研討會」接棒,「第六屆人間佛教青年論壇」將於十二月十一日舉行。
「第一屆人間佛教研究工作坊」規畫學術和藝文組,同時安排中英文分流;學術組共四十二人參與(中英文組各二十一人),另有二十八人報名中文藝文組、英文藝文組則有三人參與。
七十位學員來自世界各地,包括馬來西亞、中國大陸、斯里蘭卡、印度、新加坡、台灣、澳洲、菲律賓、美國、印尼、泰國、越南,其中大部分為碩、博研究生。
工作坊邀請四位資深學者授課,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陳劍鍠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勞悅強博士、新加坡國立大學歷史與宗教系副教授謝明達博士,以及菲律賓聖卡洛斯大學哲學系副教授Maje Purino博士,分別帶領年輕學者專注於研究方法和人間佛教論文寫作,藝文組則探討寫作技巧、文學賞析。
馬來亞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顧問有燈法師在工作坊開幕式上,向大眾解釋工作坊宗旨,期盼透過四位學者傳承豐富經驗,提升參與者論文寫作的水準。
學術藝文 激盪多元火花
工作坊分為上下午兩個時段進行。指導教授與青年一起研究論文的寫法、創作發想與技巧,以有系統和有趣的溝通方式,讓大家輕鬆領悟,兩小時課程奠定基礎,提供未來寫作路程更有自信。由此因緣,青年接下來的兩個月將與教授深入交流,在青年論壇前完善並豐富論文。
十月登場的「第一屆東南亞人間佛教研究國際學者研討會」,內容規畫主題演講、海內外學者發表和交流;壓軸的「第六屆人間佛教青年論壇」,同樣安排演講與青年學者發表,並邀請專家學者給投稿者講評指導。
佛光青年在疫情下仍不忘佛陀信仰,精心安排人間佛教學術交流,如欲進一步了解工作坊、研討會與論壇等消息,可關注馬來亞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人間佛教青年論壇臉書專頁,或上人間佛教青年論壇官網:https://www.buddhistyouthforum.sg查詢,亦可發送電子信箱詢問:buddhistyouthforu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