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半場】 如何面對 退休焦慮?

文/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提供 |2021.04.14
3164觀看次
字級

文/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提供

小潔來信:

我已經工作了三十年,即將面臨退休。因子女都已有自己的家庭,丈夫也在多年前過世,目前一個人獨居。我擔心退休後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生活沒有重心,不知道是否該再找一份工作,還是要規畫自己的興趣,也怕自己成為子女的負擔。原本以為退休是一件放鬆的事情,但現在的我卻相當焦慮,請問我該怎麼辦?



鄭淑錚心理師(英國心理諮商與治療學會資深心理師)回覆:

因為丈夫過逝而獨居多年,過去工作是生活的重心,一旦退休沒有收入,又怕自己成為子女的負擔,不免讓人愈來愈焦慮,該如何處理這些多重的擔憂呢?

佛洛伊德創立心理分析學派,開宗明義列出人類焦慮情緒的來源,為「存活焦慮」、「死亡焦慮」,以及與所愛之人分開的「別離焦慮」。小嬰兒自呱呱落地便有肚子餓了就抗議啼哭的覓食本能,若沒有媽媽的奶水或不能餵飽他,便會竭盡所能地嚎叫以驅趕他當下所感受到如死亡般的威脅。

在這生命初始的階段,小嬰兒非常真切地體驗到生存與死亡所帶來的焦慮。當媽媽的乳頭塞進嘴裡時,緊張與憤怒隨即一掃而空,在吸吮與吞嚥奶水的節奏,體驗到愛與滿足的感覺,這種內在需求與外在供給的交會,讓嬰兒創造出「全能幻想」(Omnipotence Fantasy)。

這種幻想會持續到六個月大左右,小嬰兒會逐漸知道,雖然媽媽的乳房是他的至愛,但是並不屬於他。這是小生命必須面對的第二道難題:我該怎麼處理和最愛分開的情緒?也就是別離焦慮的緣起。

兒童遊戲治療的先驅者克萊恩(Melanie Klaine)是佛洛伊德的追隨者。她在臨床工作中注意到,幼兒會將他與依附者的關係投射到具代表性的物件上,並內化為人格的一部分;同時,兒童與這些物件之間的對話會出現在遊戲中,彷彿它們也具有生命。

克萊恩於是根據這些精采的工作紀錄提出創新觀點,主張幼兒與內在物件的互動形塑了人格的發展,開創了「物件關係理論」(Object Relation),對於心理治療的學術與臨床影響至為深遠。而其中最精華的部分,便是別離焦慮的種種形式與變貌,以及其中豐富多變的情緒光譜,例如愛與恨,羨慕以致嫉妒,感傷乃至負罪感等。從逐漸了解到至愛物件與自己是不同個體,幼兒自主性地內化了這些物件,在面對別離的壓力時用來安慰自己。

例如,我們常會聽到三、四歲的小娃娃在幼稚園自言自語地說:「沒關係,媽媽等一下就會來了」──這正是內化了的媽媽的聲音。在幼兒有能力運用內化物件來紓緩壓力之前,我們更常看到泰迪熊等物件被如影隨形地帶在身邊,一方面為他壯膽,另一方面在哭哭的時候可以安慰他──這便是所謂的過渡物件;可以是軟布娃娃或有奶臭味的小棉被,經過多年雖然髒髒臭臭也不准媽媽丟掉,否則是會出人命的大事件。

若以精神分析的角度,人的一生可以看成都在處理分離焦慮這一類的根本問題──那就是離開了母親子宮,結束了與母體的共生,成了另外的個體。我們得自己面對存活的議題,故而隨之發展出各種精緻的防衛技巧,來處理無所不在的別離焦慮;也因此,人類透過各種學習、創造,來填滿獨自一人的空虛。

例如,嗜好的養成或文學藝術的創作等等,都是某種「過渡物件」的昇華型態。而某些人努力追求成就甚至成為工作狂,也可看成是對抗別離焦慮的特效藥;所以,一旦「被退休」,失去了這帖藥,分離焦慮升起並交織著存活與死亡焦慮,就有可能陷入脫離脈絡的負面想法之漩渦。

這時,有必要檢視財務現實,評估無論是退休金或過去為老年生活所累積的儲蓄,可以提供什麼樣的生活選擇,再據此來規畫轉型所需的過渡物件,例如自娛娛人的藝術創作、手作、園藝,或者是另一份工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