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基夫一行人徒步兩天來搬運鋼琴。圖/取自網路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一名六十五歲鋼琴調音師歐基夫(Desmond O'Keeffe)帶著一百年歷史的鋼琴,登上喜馬拉雅山區海拔超過四公里的小學,讓畢生從未見過鋼琴的學生初次沉浸在樂聲中。歐基夫這項為期十三個月的計畫始末,完整呈現在四月英國電影節的參展紀錄片《帶鋼琴到藏斯卡》(Piano to Zanskar)裡。
英國《鏡報》(Mirror)報導,出生於一九四九年的歐基夫在倫敦北部的肯頓市集(Camden Market)開設工作室,二○一三年,一位客戶來到工作室請歐基夫為鋼琴調音。歐基夫得知,這名婦女曾在喜馬拉雅山上佛教村莊林謝德(Lingshed)學校當過老師,她離開時表示,由於林謝德地處偏遠,學校的孩子們無法彈鋼琴是多麼可悲的一件事。
因其愛好自然、被暱稱為「溫和」(Gentle)的歐基夫於是在心中埋下願望,要送一架鋼琴到林謝德。後來在聘請一名歌手蕾(Anna Ray)做調音師學徒後,師徒兩人以「帶鋼琴上喜馬拉雅山」為終極目標,要運送一台八十公斤的約翰.布洛德伍德父子(Broadwood and Sons)直立式鋼琴,從熱鬧的倫敦肯頓鎮(Camden Town)到印度喜馬拉雅山的偏遠地區。
紀錄片編導蘇利馬(Michal Sulima)在二○一四年聽聞這個故事,決定跟著歐基夫聯手帶著鋼琴踏上顛沛流離的旅程,他們先搭機到達新德里,然後驅車前往克什米爾,接著從印度西北方拉達克區卡基爾縣出發。
徒步2天跋涉 到海拔4公里
在當地雪巴、犛牛和小馬的幫助下,歐基夫和助手們在穿越令人嘆為觀止的美麗山峰時,身體和心理都受到嚴格考驗。終於在徒步兩天長途跋涉藏斯卡山脈(Zanskar)後,到達海拔一萬四千英尺(約四千二百公尺)、一年中被雪覆蓋五個月的林謝德。
歐基夫一行人徒步兩天來搬運鋼琴。圖/取自網路
當他們抵達時,恰好遇到一位在當地教唱歌的鋼琴演奏家娜德勒(Kristina Nadler)。娜德勒於是在一百多名學童面前演奏莫扎特的樂曲,直呼過程就像個奇蹟:「孩子聽到這個舊木箱傳出音樂時,眼睛和耳朵都大大地張開。」
但歐基夫在三年前離世,蕾以他的暱稱於去年成立戴斯蒙德溫和基金會(Desmond Gentle Trust),希望透過鋼琴、環境永續及醫療保健事業三個項目,來延續歐基夫的遺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