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差行台 清朝招待所 隱身植物園

文/人間社記者張彬彬、周圍輝  |2021.04.05
8693觀看次
字級
左石鼓內側雕刻的青龍。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欽差行台」內展示柱樑接隼方式。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屋頂山型結構。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右石鼓內側雕刻的白虎。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第三進「大堂」內有16根高大的木造柱子,皆立於觀音山石鼓形柱珠上。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欽差行台」為清代閩南式官署建築。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欽差行台」匾額。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欽差行台」內部空間寬敞,地板用六角磚鋪設。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頭門」的中門彩繪武門神,手持武器,形狀威猛。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位於台北植物園內的「欽差行台」,是台灣僅存的清代衙門。圖/人間社記者周倫

文/人間社記者張彬彬、周圍輝

位於台北植物園內的「欽差行台」,是清末興建的招待所,專門接待來台視察的中央高級官員;「台灣民主國」成立後,改為軍務用的「籌防局」;二次大戰後改為林業陳列館、文物館,是台灣僅存的清代衙門,呈現官衙的威嚴與氣勢。

台灣是在清光緒11年(1885年)建省,劉銘傳為首任台灣巡撫。光緒18年(1892年),第2任巡撫邵友濂耗資2萬銀兩,在布政使司衙門旁興建一座考究的招待所,名為「欽差行台」,接待來台視察的中央高級官員。

光緒20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清廷戰敗,隔年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澎湖給日本。時任第3任台灣巡撫的唐景崧宣布成立「台灣民主國」,並擔任首任大總統,以巡撫衙門作為總統府,以欽差行台作為統籌軍務的「籌防局」。

日軍攻陷台北後,唐景崧逃亡至廈門,總統府(巡撫衙門)被焚毀。日本皇族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進城後,以布政使司衙門作為御住營地,以欽差行台為「總督府」。在1919年台灣總督府(今總統府)完工前,共有7任總督在「欽差行台」辦公。

閩南官署建築

見證往日風采

1933年,欽差行台遷至植物園後方,作為日本林業部熱帶標本陳列室;台灣光復後,先後改為林業陳列館、林業文物館;目前由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管理。「欽差行台」屬清代閩南式官署建築,令人宛如穿越時空,見證往日風采。

林業試驗所植物園組副研究員范素瑋表示,「欽差行台」歷經清朝、日治及中華民國,是一座實體的文物館,林業試驗所運用現有空間,以人文為發展軸線,進行各種文化藝術展覽,為古建築物注入新活水。

范素瑋指出,「欽差行台」面寬七開間,縱深三進,呈現長條的「田」字形平面配置。三進式建築依序為「頭門」、「儀門」及「大堂」所構成。整體建築結構雄偉,室內高大寬敞,呈現出官署建築的威嚴與氣勢。

三進官署建築

展現威嚴氣勢

台北植物園「欽差行台」導覽組長蕭自康表示,欽差行台「頭門」的中門繪有武門神,手持武器,形狀威猛,意寓護衛官衙。兩側邊門彩繪文門神,分別手持燭、花、鹿、冠,象徵「榮華、富貴、加冠、晉祿」。

第二進「儀門」是官員整理儀容,準備晉見長官的地方,面寬五開間,開三門,屋頂為紅板瓦。屋脊有泥塑、花草剪黏裝飾,樸素中帶著雅致;屋脊兩端往上翹起作燕尾分叉,左右有廂房與頭門相連。

第三進為「大堂」,面寬五開間,是建物中室內面積最大、屋頂最高的空間。室內有16根高大柱子,結構氣勢雄偉,是現存清代建築中,跨距最大、棟架最高的木結構建築之一。大堂有左廊、右廊、中廊與儀門相連,屋頂較低,造型樸素。

蕭自康指出,「欽差行台」的圓柱為上等福杉建材,表面漆上紅漆,柱子兩端微縮成梭狀,立於觀音山石雕刻而成的鼓形柱珠上,在梁柱接合處上下,各有金漆的藤柱箍,用以加強梁柱接合部位的結構強度。

龍生九子傳說

抱鼓石看門道

官衙建物石材以觀音山石、唭哩岸砂岩為主,牆面部分是以唭哩岸石砌造而成,並以細石、泥土、碎磚填補空隙。石雕有柱珠、磉石、抱鼓石、石枕、石門臼、竹節窗、石條窗等,都是以觀音山石打造成的。

蕭自康表示,行台門上有可讓門開關較穩定的「抱鼓石」(又稱石鼓)。石鼓外側有捲螺紋,是根據中國傳說「龍生九子」中的「椒圖」意象轉化而來。「椒圖」是龍的兒子之一,狀似螺蚌,生性好閉,愛僻靜,所以常用來裝飾於門前,具有安靜與穩定的作用。

石鼓內側左為青龍、右為白虎。相傳龍能御天、布雲施雨、降福人間,保國泰民安;虎具有勇猛、辟邪逐厲、消災除病等意涵。古代官府都有「抱鼓石」,從中可見主人的官位或官品。

「欽差行台」的柱梁結構輔助組件,都是傳統匠師精心雕刻的傑作,其中的石雕、彩繪及剪黏,讓樸實的衙門建築增添人文內涵與美感,呈現傳統民俗工藝的精華,展現生活中的意境與情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